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六十章 截胡《葉問》

而且與其他大導相信的大投資、大製作不同,李彧不想選用大哥成,李連杰這些有這票房號召力的演員。

他們能將觀眾吸引進影院,但只要影片不合觀眾的意願招致的反對浪『潮』也是很可怕的,而且走進影院的觀眾對於這些已經功成名就的演員格外苛刻。

就像老謀子拍了個80分的電影,觀眾恨不得貶低死他,但要是一名新人導演拍了部70分的電影,觀眾只會『露』出大拇哥,道一聲:“我艹,牛『逼』。”

好吧,李彧承認主要是他們太貴了,李連解拍攝的《投名狀》,一個人就拿走了一億片酬。

他與大哥成拍攝的《功夫之王》,兩人拿走了兩億片酬。

如果李彧敢用他們的話...還不如直接把錢給他們轉賬呢,還省事。

畢竟觀眾是用腳買票的,只有好的故事才能支撐觀眾源源不斷的走進影院。

一個優秀的故事比一個具有票房號召力的演員更加重要,這年頭的票房號召力其實在後世會有一個更恰當的詞語,叫做“流量”,畢竟流量一會就流光了。

李彧重視的是故事,是演技,而不是流量,他想要邀請一些有實力的老戲骨給搭戲,除了好用以外還不貴,他邀請陳道銘的原因就有這個。

當然了,這一切還處於“演員未定”“劇本暫無”“錢夠了”的狀態。

巧了,這種狀態跟徐小徐的現狀差不多,不過李彧比小徐導演要有底氣的多了。

1億的投資額已經要開始籌備了,因為謝武已經準備遠赴美果考察裝置。

這些即將支出的費用就有1.6億之多,這還是李彧自己做出的決策,作為公司總經理的李樰也是有自己的成績的。

她在受李彧命收集一些有潛力改編的小說改變版權的時候,注意到了功夫之王李小龍的師傅葉問的故事,覺得這個人物很有挖掘的深度。

彙報給李彧後,自然得到了許可,於是李樰親赴佛山,從葉問的後輩中收集關於葉問的故事,並且拿到了葉問直系親屬的授權。

至於將故事改編成劇本就是逸陽編劇部門的事情了。

劇本還沒完成,就有人找上門來了,這人叫黃子恆,是一名編劇,他的目的是希望逸陽放棄改編葉問事蹟。

原因很簡單,他自己寫了一部劇本,但卡在最後一關了,他得不到葉問後人的授權,現在他等於手有屠龍技,卻無龍可屠。

有人上趕著搶的東西一般是比較有價值的,於是李樰留了個心眼,多番打聽之下才知道這個叫黃子恆的也是有跟腳的,他的父親是黃白鳴,就是那個每到春節檔就拍一部“xx喜事”出來圈錢的那個黃白鳴。

既然如此,李樰更是不可能鬆口的,不過可以考慮收購他的劇本,如果劇本出『色』的話,可以讓他參與到投資裡來,但話語權就不要抱有太高的期望。

目前的黃子恆已經回家跟他爹商議去了,逸陽的步伐並沒有因為黃子恆的出現而稍有停止,劇本的編攢程度反而加速,而且電影已經立項。

換言之,不管黃百銘合不合作,《葉問》這個專案是必須要啟動的,初步投資也得在2000以上。

投資有先有後,如果只滿足與逸陽自己的發展來說,資金是綽綽有餘的,甚至還有相當一部分的富裕。

但是,逸陽旗下還有好幾個親兒子等著嗷嗷待哺呢,“巧奪天工”是一個,陳軒主導的“微博”是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