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百一十七章 麻花與實習生

快樂麻花倒也沒有什麼好說的,盈利不多,勉強混個溫飽,擴張速度自然受到了遏制。

原因很簡單,大股東張琛是個很有主見的人,他寧願犧牲一部分的發展速度,也不願意再次引入李彧的資金。

因為李彧的股份已經佔據到40了,僅僅比他少6.7個點,只需要一次融資,快樂麻花就姓李而不姓張了,這是張琛絕對不願意看到的事情。

對於張琛的小心思,李彧到是無所謂,倒不是他不想入主麻花,而是他知道,未來的某一天他一定可以入主麻花,這個道理是他從拍攝的《華夏合夥人》中領悟到的。

孟曉俊想讓新夢想上市,成東青不願意,但為了保證新東方的活力,他把部分股份分給了幾位管理層,這一舉動讓這群管理層暫時圍繞在他的身邊,雖說所有人的股份都被稀釋了,但也讓成東青拉攏了人心。

當時的孟曉俊簡直氣急敗壞,他以為成東青是為了粉碎他的上市夢,但未來的他才會知道,這幾位已經成為股東的管理人員的想法必然會隨著身份的變化而發生轉變。

新東方上市是對所有人,尤其是他們這種股東有極大的好處的事情,利益他們的屁股必然從成東青挪到孟曉俊的身邊,不過時間長短未知罷了。

目前的張琛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但他終究會意識到的,他可以壓制一次,兩次,三次,但他不可能永遠都壓制。

因為對於麻花的成員來說,他們是麻花這個團隊的人,不是張琛這個個人的人。

至於誰是麻花的老闆,他們其實並沒有那麼在乎,即便有人在乎,但誰敢保證李彧帶領的麻花就會不如張琛帶領呢?

畢竟當前來說,張琛的力量遠遠不及李彧能夠帶來的益處多,李彧可以讓這群演員在電影、電視裡面出境,即便不是主角,但依舊有不菲的片酬,至少不會讓他們在過得跟以前那般苦哈哈。

做話劇是麻花人的愛好,確實,他們可以因為熱愛而忍受艱苦的環境,但如果有富裕的生活的情況支撐自己實現夢想的話,有人會拒絕麼?

很顯然,應該沒有的。

而且李彧表現的越發豁達,就會讓其他人對於張琛的工於心計的做法越發反感。

而且李彧看似不關注麻花,其實他暗地裡的佈局可不少,首先,麻花的頂樑柱就這麼幾位,沈疼、瑪麗、艾綸、魏項、大魔、閆飛,大多數都與李彧是有關聯的。

而且,在麻花初期的發展過程中,為了幫助他們的話劇開啟名氣,逸陽的部分藝人也是經常去麻花客串的,即可以提升麻花對外的知名度,有可以磨練他們的演技。

一部話劇的排練與演出一般需要13個月左右,這其中肯定是有交情產生的。

李彧不會利用他們之間的友情,他也沒有這個想法,他要的是潛移默化的滲透,例如黃博是演員,目前的他接一部電影大概三個月的檔期,片酬是50。

年紀相差並不大的沈藤的月薪還不到1塊錢,同樣的時間,50倍的差距,能有人不在乎嘛?

甘於清貧的人終究還是少的。

即便沒人說,但每個人的心中肯定猶如百爪撓心,如果他們沒有渠道,可能還沒有人會羨慕,但機會明明就在眼前,只要是一句話的事情,畢竟他們都是一個老闆嘛。

說服他們的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而且還不需要他們付出任何額外的代價,還有這並不影響他們對於話劇表演的熱愛。

這就是沈藤與瑪麗願意加入寧皓的《瘋狂的賽車》的原因,一個月的檔期,8塊就到手了。

什麼概念?他們只要有5次這樣的機會,就可以在帝都安家,沈藤是嘿龍江人,瑪麗是遼擰人,其他麻花人的情況大都差不多,都是北漂。

不管是在帝都紮根,還是想要幫襯家裡,或者最理想化的走向熒幕,李彧都可以幫助他們實現。

不僅僅是一線的演員,即便是大魔這種幕後的智囊依舊有自己發光發熱的時候,一個劇組總是缺少副導演的。

一個成熟的劇組動輒數百人,跟一場話劇只有幾人十幾人的情況是完全不一樣的,這是一個可以獲取經驗的好機會,沒有人會拒絕。

有人說過一句話:錢不是最重要的。

這句話還是挺有道理的,因為錢是最最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