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百二十二章 俠骨柔情

10月將至,2008年已然過去了大半,今年的華夏經歷了很多的事情,有喜有悲。

總的來說,需要拋去悲傷的記憶,奔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今年的華夏影視行業,註定比前一年發生巨大的變化,至少進入華語電影前十席的門檻很高,去年有五千萬票房的話就可以穩佔一席,但今年就懸了,幾乎要拔高到以億為單位。

李彧的《青山之上》算是給今年的同行開了個好頭,但壞處也很明顯,4億這個前無古人的票房紀錄給予其他人極大的信心,很多人都認為華語電影行業進入了一個新的週期。

幾乎與《青山之上》同時上映的《長江七號》更是突破了兩億票房,更是一針有力的雞血。

四月份的《三國之見龍卸甲》,集結了華哥,胖子洪等諸多大咖,票房依舊止步7000,基本無緣前十。

同樣四月份的《功夫之王》因為某些原因則堪堪斬獲了1.7億的票房佳績,相對比它四億的投資額度來說,可是說是慘的一筆,估計連褲衩都買不起了。

天仙也很桑心,因為她付出了極大心血,為了演好金燕子這個角色,錘鍊武功功底整整兩個月的時間,結果這部被她視為可以踏入好萊塢的作品竟然連個浪花都沒有激起來,於是她更加倚重李彧給她的出演《盜夢空間》的機會。

然後就是逸陽出品,由徐皓峰執導的《葉問》了,票房堪堪過億,也讓首次擔當導演的徐皓峰進入了億元俱樂部。

肯定很多人沒有聽說過徐皓鋒這個名字,確實,這個人的名字真的不大,即便在2018年他的名氣也只在一個小圈子裡面流傳。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時候,武俠電影風靡兩岸三地,如今時光荏苒,武俠片的號召力已經大不如前。

觀眾們已經厭倦了熒幕上的打打殺殺與愛恨情仇逐漸不願意給武俠電影買單了。

可以說拍出武俠片還能讓影迷乖乖走進電影院裡的,只有徐客與墨鏡王了,直到2015年出現了一部叫做《師父》的電影,導演就是徐皓鋒。

你可以不知道這個名字,但你一定知道墨鏡王墨跡出來的那部《一代宗師》,徐皓鋒便是編劇之一。

他也是著名的作家,他的記實武俠文學《逝去的武林》轟動一時,小說《道士下山》更是開創了武俠小說的新流派。

沒錯,就是陳愷鴿那部電影的原著)。

說道這兒你可能覺得一個作家成為導演拍戲可能不太靠譜,畢竟現在是2008年而不是2018。

郭小四、韓韓、六六等人也還沒有跨界到導演序列,作家當導演拍片質量確實很難保證。

但徐皓鋒並不是這種情況,他的另外一個身份是他是北電導演系的導師。

也就是說,寫書對於他來說才是玩票,人家是正兒八經的學院派的導演。

按照年齡劃分他應該屬於第六代那一波,但他屬於沉穩派,早年間一直在執導話劇。

《葉問》是他第一部搬上熒幕的作品。

逸陽的導演列表與儲備導演列表有不少,但這群人真的對武俠真的不太瞭解,於是王勁松就給推薦了他。

李彧對徐皓鋒瞭解的不多,知道看了《消逝的武林》後才算是稍稍瞭解了他,對於徐能否執導好這一部電影也報了更多的期待。

真正打動李彧的還是徐皓鋒的一句話:“武俠最大的美麗,是裡面有華夏人的樣子。”

生於1973年的徐皓鋒今年三十有五了,大氣不大氣的看不出來,但晚成是真的。

一部《葉問》讓世人知道了徐皓鋒定義的武俠,這不是大家熟悉的江湖和武林,這不是童話的講法,而是近乎寫實的表達。

武俠是華夏人骨子裡情懷。

武俠就是華夏人的一張名片,什麼是華夏人?明事理,講規矩,是溫良恭謙讓,是仁義禮智信,是千百年文化積澱錘鍊出來的樣子。

總結成八個字就是‘俠骨柔情,家國天下’。

這就是武俠最初的模樣。

這就是徐皓鋒的風格。

一部《葉問》讓這個不太會說話的男人,紅了,今年的徐皓鋒應該得意。

與之相反的當屬吳白鴿了,他當時喊出的口號可是衝擊4億檔的,結果《赤壁》的票房成績堪堪邁過3億紅線,其中還有不少水分。

目前來說已經有四部電影過億了,要知道,2008年是個很特殊的年份,今年的競爭都聚集在後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