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百九十二章 終究意不平

出賣陸劍雄的唐先生也死了,死在鬼子的槍下。

他的妻子唐夫人秦藍)被拉貝先生帶離了金陵,是唯二被拉貝帶走的人,還有一個人就是寄託了‘希望’的小豆子。

而這一點是陸汌的一種‘忘恩負義’,在他的電影中,拉貝先生為只能救下2人而慚愧的給金陵人下跪。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拉貝先生並不是虛構的人物,他是真實存在的,他的全名叫做約翰·拉貝,是德果商人,他是德果··黨··派人士,這個黨派是人人唾棄的存在。

但其中還是有好人的,拉貝先生就是其中之一,1937年衵軍進攻金陵前夕,他和十幾位外國傳教士、教授、醫生、商人共同發起建立金陵安全區。

並擔任安全區國際委員會竹蓆,安全區內設有25個難民收容所,聚集了近30難民。

而讓這一切得到保障的恰恰是拉貝的··身份,在當時的金陵,拉貝是可以直面衵軍大將朝香宮鳩彥的人。

因為他的堅持,使得近三十萬難民得以辛免於難。

二戰結束後,拉貝因曾是··黨···員··而先後被素聯和英果逮捕,鑑於在金陵時的功績,得到果民正服每月金錢和糧食接濟。

他在金陵期間曾著有揭露衵軍暴行的《拉貝日記》,被公認為研究金陵事件數量最多,儲存的最為完整的史料。

這本‘傳記’於2009年拍攝成電影《拉貝日記》,唯一可惜的就是未在國內公映。

人民畫報社曾發表專題文章《約翰·拉貝:“東方的辛德勒“》,文中還提到華夏網友票選的”十大國際友人“中,拉貝名列第二位,僅次於白求恩。

拉貝在1950年去世。

1997年因佔地期限已到,柏林市政部門想要清除位於西郊公墓的拉貝墓地,雖然金陵市多次向柏林市正服申請將墓地列為歷史名人墓地,但一直未得到柏林市正服同意。

故其家人申請將拉貝的墓碑送給華夏金陵儲存,拉貝墓園由金陵市正服修繕。

1999年,金陵正服為了使現屬金陵大學的拉貝故居儲存下來,變更道路拓寬計劃。

毫無疑問,這是華夏的國際有人。

陸汌,可真是好樣的。

...........

如果是李彧一個人這麼下決斷的話,難免有失偏頗。

但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受,他們五人共同前來,有人堅持到最後,有人受不了提前離場。

而這個人竟然是年紀最大的李佑斌。

這個50歲的凍北漢子,沒有看完電影,就哭的跟個孩子一樣。

對後續劇情不抱任何希望的他選擇了提前離場,臨走之前撂下一句話:

”殺人”被變成了鬼子有人性和良知的證明,而這種心思居然來自華夏電影工作者的創作。

殺了你,是因為愛你,因為同情你,所以我崇高,所以我有人性。

金陵事件已經讓華夏失去了30人,而《金陵!金陵!》將再氣死30華夏人。“

由此可見他的憤怒之情。

王智文沒有離場,但他的眼睛一直熱淚盈眶。

他的評論是:”刻意太過,深度不再。而且只拍出了鬼子的善良、華夏人的窩囊,特別時被屠殺時麻木的面無表情,就讓人覺得華夏人天生是孬種。“

沉吟許久後的他補充道:”終究意難平。“

而此時,熱淚滾落。

其他人的看法?已經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