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關鍵的是要講這個故事講的不枯燥才是最難的,畢竟,創業本身就不是什麼有趣的事情,即便它成功了。
李彧到新東方鬱敏宏的辦公室裡喝了兩天的茶,聊的就是他們的創業故事,相比於鬱敏宏的不太熱衷,他的同伴之一的徐曉平對於李彧想要把新東方的故事搬上熒幕激動不已,其實此時的徐曉平與王強已經退出了新東方的管理團隊,他們合夥成立了一家真格基金,成為天使投資人。
只有鬱敏宏留守在新東方里擔任一名職業經理人的職務,《華夏合夥人》中有兩句話是對的:
“成東青是新夢想的核心競爭力!”
“不要和最好的朋友合夥開公司!”
同樣的,鬱敏宏也是新東方的最重要的掌舵人,是唯一一個不可或缺的人,這一點是徐曉平與汪強都不得不承認的事實,所以,新東方上市以後,為了防止合夥人成為散夥人,他們自願退出管理層,但他們的股份依舊保持著。
這是對三位合夥人的尊重,也是對高速發展的新東方的尊重。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不過人嘛,都是有私心的,即便退出新東方的他們依舊無法斬斷與新東方的羈絆,於是在鬱敏宏給他的一個電話後,他飛奔至此。
本來徐曉平的意思是由他整理下他們的友誼與事業的發展,但被李彧給拒絕了,他拍攝的是電影,不是一部自傳,這部電影裡會有新東方三駕馬車的影子,但也僅僅是影子罷了,他們的故事只是他補充影片的素材,也僅僅是如此。
於是李彧的這兩天基本上是跟徐曉平在交流,當然,李彧說的話很少,他就是一個合格的傾聽者。
在第二天的下午,李彧將聽了兩天的故事整理出來,然後簡略的複述給三人,自然有人很滿意,例如徐曉平,他的折射面孟曉俊的戲份大大的增加,甚至對新夢想的貢獻不亞於成東青,鬱敏宏自然不太高興,因為他嫌李彧飾演的成東青比他帥多了,這對他是一種打擊。
汪強跟三人的關係跟王陽類似,是個樞紐一般的老好人,自無不可,不過現實的他要悶騷的多,而王陽則是明騷。
至此,《華夏合夥人》的籌備工作正式開始,八十年代初,這是李彧都沒有出生的年代,於是他請了中影的一些老人擔任服化道顧問,實時的給予指點與指正,爭取不鬧出笑話。
作為一部起始時間1980年的影片,需要的道具與服裝要求不算太高,至少要符合當時的年代,其次就是需要的量很大。
這一部分由上影有償協助,上影裡有一塊業務就是對外租售各個年代的服飾,倉庫裡有十幾萬套各式衣服與相對應的道具。
與服化道相同,要尋找符合八十年代特色的學校也是一件不小的事情,至少在帝都內沒有找到類似的校區,逸陽的員工中有人提出考不考慮將範圍擴大到帝都之外,雖然不想提,但他的母校冀省工業大學的老校區似乎很符合影片的要求。
還別說,真的超級符合,冀工大的直屬上級是冀省,但他的地點位於津門直轄市,它的前身是創辦於1903年的北洋工藝學堂,數十年間與津門大學、津門工學院合併,直到1995年定名為冀省工業大學,是國家首批211大學之一。
這可是真正的百年老校了,尤其是舊校區的很多佈置十分符合李彧的要求,甚至不需要過多的參與改造,直接就可以啟用。
而且這裡離帝都並不太遠,以到逸陽的距離為例,只有100公里,如果帝都有八環的話,這裡就是了。
至此,《華夏合夥人》的前期準備工作基本完成,拍攝完賓士廣告片的李彧直接驅車來到這裡,他的團隊已經提前到了,與學校方面溝通以及實地勘察外景地,自然包括電影中需要的大量年輕群眾演員。
幸運的是他們來的時間不是暑假,更幸運的是這座校區雖然舊,但依舊有學生在這裡上課,好奇兼課程並不繁忙的學生們成了群演的中堅力量。
李彧的成東青,鄧超的孟曉俊,王愷的王陽,安冉的蘇梅,金鎖的良琴,麻花演員瑪麗將飾演王陽的妻子李萍。
當然,相對於瑪麗來說,更加適合這個角色得無疑是賈伶了,不過此時的她還是一名有前途的相聲演員,最關鍵的是李彧並不太認識她。
喜歡華娛之縱橫請大家收藏:()華娛之縱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