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救人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救人

三十九、救人

五一勞動節轉瞬即至,別人都在計劃著回家團聚、外出旅遊,或是在網路世界盡情遨遊,顧善琪卻選擇了一條與眾不同的路——前往常華的家。她懷揣著一個堅定的信念:拜訪常華的父母,深入瞭解常華的生活點滴,探尋他最後的時光,只為幫秦瀟瀟解開心中的死結。

常華家在渭水市。抵達時,這座城市剛經歷一場大雨的洗禮,像是被大自然精心裝扮了一番。平日裡略顯灰舊的城市,此刻竟透著一股高雅的韻味,宛如電視裡那些充滿懷舊氣息的畫面。古老的建築穩穩地矗立在城市中央,在時代的浪潮中,不僅沒有被取代,反而愈發彰顯出獨特的魅力,無聲訴說著歲月的故事。

天空中淅淅瀝瀝的小雨還未停歇,冷風呼嘯著吹過街道。街上行人寥寥,車輛卻不少。顧善琪從客運站的大巴一下車,就被冷風嗆得打了個寒顫。她趕忙從背上的書包裡掏出一件外套穿上,心中暗自感慨:山邊的城市可比西京冷多了。她撐開傘,漫步在大街上,一邊細細欣賞著這座優雅的城市,一邊啃著手中的麵包。這座城市的美超出了她的想象,每一處角落都散發著別樣的風情。

顧善琪穿過熱鬧的大街,又拐進一條幽靜的巷子,來到了城市最繁華的地段。即便下著雨,這裡依舊人來人往,車水馬龍。解決完溫飽後,顧善琪拿出手機,撥通了常華母親的電話。

電話剛一接通,還沒等顧善琪把話說完,電話那頭就傳來一連串不堪入耳的辱罵。常華的母親一口咬定她是“狐貍精”“臭婊子”,那些髒話像潮水般湧來。顧善琪試圖解釋,可對方根本不給她機會,罵得滔滔不絕。她偶爾插上幾句話,也如同石沉大海,對方根本聽不進去。無奈之下,顧善琪只能默默忍受著這無厘頭的辱罵,心裡還抱著一絲希望,盼著對方能答應見一面。然而,常華母親絲毫沒有這個意思,罵到累了,便“啪”地一聲結束通話了電話。

顧善琪滿心鬱悶,失魂落魄地在路上游蕩著。“這可怎麼辦才好?”她不停地嘆氣,心裡十分糾結。回想起剛才的場景,她陷入了兩難的抉擇:去常華家吧,肯定又會被罵出來;不去的話,自己大老遠跑來就白費了,而且秦瀟瀟的心結也始終沒法解開。猶豫再三,顧善琪還是咬了咬牙,嚥下口中的唾沫,下定決心前往常華家,哪怕會面臨更多的辱罵和拒絕,她也想拼一拼。

不知不覺,顧善琪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正巧遇上紅燈。她站在路邊等待,思緒卻飄遠了,腦海裡不斷浮現出見到常華家人後可能遭遇的各種場景,那些難聽的辱罵和無情的拒絕,像電影片段一樣在她腦海中迴圈播放。

就在她走神的時候,馬路中間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喇叭聲和剎車聲。顧善琪好奇地抬起頭,只見一個老人在過馬路時,差點被一輛飛馳而來的汽車撞到。受到驚嚇的老人腳步一亂,重重地摔倒在地。顧善琪又看了看前方,原來老人不顧交通規則闖紅燈,而那輛汽車也只是往旁邊繞了一下,便揚長而去。可憐的老人躺在地上,頭部受傷流血,身體不停地抽搐著。

周圍的汽車紛紛繞開,斑馬線上的行人也都不敢上前攙扶。這一幕讓顧善琪心裡一陣刺痛,她沒有絲毫猶豫,立刻沖向老人。老人無助地望著周圍的人,眼神中滿是哀求,嘴唇微微顫抖,卻發不出聲音。看到跑過來的顧善琪,老人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用盡全身力氣朝她伸出手。顧善琪迅速跑到老人身邊,此時老人已經意識模糊。危急時刻,顧善琪把傘放在老人身旁,又脫下自己的外套給老人蓋上,然後趕緊去攔車求助。可是,一輛輛車都疾馳而過,根本沒有車願意停下來幫忙。無奈之下,顧善琪“撲通”一聲跪在雨中,朝著飛馳的汽車不停地磕頭。她的舉動終於打動了一輛車的司機,司機停下車。周圍的人也被顧善琪的勇敢和善良感染,紛紛上前幫忙,一起把老人抬上了車。為了讓司機安心,顧善琪也跟著上了車,車子朝著醫院疾馳而去。

然而,前方的道路並不順利。雨天路滑,街上行人眾多,車輛漸漸擁堵起來。老人的生命體徵越來越虛弱,呼吸也變得微弱無力。坐在後座的顧善琪心急如焚,不停地催促司機開快點。司機也很著急,開啟雙閃,按響喇叭,在車流中艱難地穿梭,一會兒駛入公交車道,一會兒又拐進非機動車道,還時不時插到中間車道。這一路上,路人的指責聲和其他車主的叫罵聲不絕於耳。可即便如此,車子還是被堵在了一個全線擁堵的地方,動彈不得。

幸運的是,前方執勤的交警聽到了喇叭聲,趕過來詢問情況。瞭解事情的經過後,交警立刻跑向前方指揮交通。他讓90度方向兩邊的車輛全部停下,讓同方向的車往邊上靠或者左右轉彎,很快就開闢出了一條生命通道。顧善琪乘坐的汽車順利地從擁堵的車流中駛了出來。當車子開到十字路口時,另一位交警早已騎著摩托車等候在那裡。看到顧善琪他們的車後,交警示意他們跟上,接著拉響警笛,逆向行駛,一邊用話筒大聲喊著“請讓行”,一邊用手持臺呼叫其他路段的同事,提前為他們開啟生命通道。就這樣,一路上沒有了紅燈的阻礙,車子很快就抵達了醫院。

醫院的護士和醫生早已推著擔架車在門口等候。車子剛一停下,老人就被醫護人員迅速抬上擔架,推進了急救室。此時的老人幾乎沒了呼吸,情況十分危急。好在經過醫護人員的全力搶救,老人的生命被從死神手中奪了回來。

警察也很快趕到了醫院。他們透過老人手機卡上的資訊,聯絡到了老人的家屬。家屬得知老人出事後,心急如焚,立刻趕到了醫院。由於對事情的經過不太清楚,家屬誤以為是顧善琪導致老人摔倒受傷的,一見到她就情緒激動,要她償命賠錢。顧善琪被這突如其來的狀況嚇得不輕,趕緊躲到警察身後。警察同志耐心地勸導家屬,強調要等交警部門調取影片後才能做出結論。

在醫院裡,大家都陷入了漫長的等待。醫生盼著老人能盡快脫離危險,家屬期待著親人平安無事,警察等待著還原事情的真相,而顧善琪則盼望著能早日擺脫這場誤會。過了許久,交通影片和老人蘇醒的訊息幾乎同時傳來。家屬和醫生在病房裡照顧老人,警察則和顧善琪在走廊裡檢視事故影片。看完影片後,真相大白,顧善琪在警察的調查單上簽了字,便悄悄離開了。

病床上的老人醒來後,第一時間就詢問救命恩人的下落。家屬趕忙出來尋找顧善琪,可她早已不見蹤影。警察在外面把影片播放給家屬看,老人的兒子看完後,後悔不已。他匆忙記下了顧善琪做筆錄時留下的電話號碼,備註上“恩人”兩個字,想著等母親病好後一定要去感謝她,卻因為太過著急,連顧善琪的名字都沒來得及問。之後,警察根據影片和老人的回答,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弄清楚了。原來老人是因為闖紅燈才摔倒的,沒有其他人觸碰他,除了老人自己受傷外,也沒有造成其他人員傷亡和損失,所以老人要負全責,自己承擔醫療費用。家屬瞭解情況後,也沒再有異議,在調查單上簽了字。

顧善琪從醫院出來後,坐車來到了常華家附近。她找了一家小賓館,把自己收拾幹淨,又去附近吃了頓飯。隨後,她來到常華住的小區門口,徘徊了許久後,再次撥通了常華母親的電話。電話接通後,對面又是一陣辱罵,只是這次聲音沒有之前那麼大,但語氣中的恨意卻絲毫不減,似乎常華的母親心裡藏著很多怨氣,只是借顧善琪發洩出來。顧善琪沒敢反駁,默默聽完後,剛想提出見面,就被對方直接拒絕並結束通話了電話。

這一次,顧善琪真的有些膽怯了。常華家人的態度讓她感到很無助,她不知道自己還要不要堅持。一邊告訴自己不能著急,要慢慢來,一邊又忍不住擔心,如果常華家人始終不願意見她該怎麼辦。她發現今天中午和下午常華母親的態度有些不同,猜測他們家裡或許出了什麼事,於是決定先離開,等找個合適的時機再來。閑來無事,她便在這個陌生的城市裡四處遊蕩。

這一天,雨下個不停,天空陰沉沉的。到了黃昏時分,雨雖然漸漸停了,天色卻愈發昏暗。或許是因為放假的緣故,又或許是這條繁華的街道本就燈火輝煌,夜晚的黑暗在這裡被驅散得無影無蹤。顧善琪走著走著,不知不覺來到了一座寺廟前。這座寺廟和其他寺院一樣,門口人來人往,有前來拜佛祈福的,有參觀遊覽的,還有在門口乞討的。顧善琪望著這座寺廟,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寧靜,彷彿在這喧囂的世界裡找到了一片可以暫時停歇的港灣 。

寺中解惑:心光破霧,緣待佳期

午後,寺廟門口的喧囂漸漸褪去。那些打著乞討幌子的年輕人和團夥,早已像潮水般退去,消失得無影無蹤。只剩下一些真正的乞丐,他們大多是垂垂老矣的老人。此時正值飯點,為了不打擾遊客,老人們默默走到不顯眼的角落,緩緩蹲下。他們從口袋裡掏出蒸饃,還有之前得到的施捨,小口小口地吃著,每一口都吃得格外珍惜。

顧善琪每次看到這一幕,心裡總是泛起一陣酸澀。她總會力所能及地拿出一些錢財,或者跑去買些吃食和水,送到老人們手中。這些真正的乞丐從不挑剔施捨的東西,他們眼神裡滿是感激,對於他們來說,能有溫飽就已足夠。今天,顧善琪又買了些熟素食,來到老人們身邊。她陪著老人們聊天,聽他們講述各自坎坷的經歷,也聽他們說起這座寺廟的悠悠往事,還有那些在此修行的和尚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