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零一章 哀江南2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幾日後,君臣深談於內室。岑孫吾道:“殿下如今有兩條路可行:一為擁立豫章嗣王為帝,豫章王是皇祖武皇帝嫡正,天下人應服。此利可使殿下師出有名統一南朝。此弊為,將使殿下受制於臣下禮法,以後隨著豫章嗣王長大,將會有諸多事繫於其英明仁德與否。然臣觀豫章嗣王,懦弱喪膽,不似明君啊。這一路臣不建議殿下走。第二條路,是擁立先晉安王唯一所存嫡子樂梁王。樂梁王嗣位法理亦正,然而他年剛八歲,且被湘東王掌握在手。樂梁王為帝,弊與豫章為帝同,而更甚之。利只有佔法理,得民意一條,其他全無。但是我仍建議殿下這條路可行。不過,不是現在,而是等湘東王有意稱帝之時。殿下擁立樂梁王,舉起此義旗,名正言順,天下歸心。若湘東王容不得樂梁王,真敢弒親殺樂梁王,則天下共憤恨誅之。若湘東王容樂梁王,自己亦名不正言不順。”蕭黯沉吟不語。

岑孫吾又道:“臣心中還有一路,乃是殿下該行的大路、正路。此時,殿下率王師光複建康,此是救國救民,前所未有之功績。此時,殿下四海揚名,南北朝俱震動,軍威民望均在頂點。殿下出身亦為武皇帝嫡子昭明太子血脈,有名有實,實至名歸,為何不自登大位,為天下帝君啊。”

又道:“無論殿下何種作為,與湘東王都必有一戰。殿下旗下有五萬大軍,一百萬民眾,十數州的土地。哪一方面都占上風,只差名位法理。殿下您若於建康登基為帝,使舊臣故吏歸心,亦使萬民得以生息,王師亦師出有名。士氣大震,平定南朝,指日可待啊。”

蕭黯沉默良久,方道:“我知先生肺腑之言,句句是為我謀劃。但此時,侯賊未擒,餘孽未誅。京輔之地荒蕪,南朝百廢待興。我此時行此事,心內總有惶恐愧意,覺己非皇嗣,是竊國之舉。還覺自己德薄,不能擔此重任。”

岑孫吾氣喘劇烈,焦黃的臉色漲紅,良久方平複,道:“殿下,此時南朝人心離散,禮崩樂壞。能重聚人心,重立禮法,重安民生,即是救國明君。只有如湘東王,貪慕虛名權位,空談大義誆騙世人,才為竊國啊。”

蕭黯猶豫開口道:“我心內還有一事,不知如何解。還請先生為我謀劃。”

岑孫吾嘆道:“可是要回人質一事?”蕭黯預設。

岑孫吾嘆道:“我知殿下如此猶豫不決,也是受此事牽制。來時路上,我想了諸多言辭,本欲勸殿下舍棄人情。但此時也知,說什麼都是徒勞。殿下能問出口,也定是您心中不能逾越的關隘了。我心中確有一法,只是不能速決此事,需要殿下耐心相持。”

蕭黯忙請他言明。

岑孫吾道:“首先,殿下要馬上遣使至江陵索回人質。但是,萬不要主提索要夫人,而是隻索要樂梁王。”

“樂梁王?”蕭黯不解。

“對!就是迎樂梁王回京為其父先帝奉喪。先時先帝被侯景所殺,只以門板為柩停屍密室。如今殿下命人更換為楠木梓棺停靈太極殿,眾人都道殿下仁義。而迎樂梁王回京盡人子孝道,亦是大義人情。然而,樂梁王身份特殊,湘東王豈能放他東歸,但他又不能將真正緣由訴之於口。那麼接您信使後,必找出種種冠冕堂皇理由拖延。殿下只不斷遣使,最好三日一譴,五日一信,務必祈求索要。其中後幾信,可稍提夫人,但必是與陳霸先子侄同提索要。如此反複十數次,湘東王必不堪道德壓力。最後也許會避重就輕,將他認為次要的人質歸還殿下。若遣使送信字字皆為弱勢祈求,那麼殿下在江東所務實事,則必須事事強硬。殿下務必佔據建康,盡快收複京輔之地。將此一京四州之地牢牢抓在手中。此一弱一強施下,快則兩月,慢則一載,夫人必歸。”

蕭黯聽聞,一掃多日陰霾,心中燃起希望,喜道:“我定依先生之言行事。”

岑孫吾無奈微笑道,如今,還需先按臣之計將王僧辯調離京畿。

蕭黯道,無不依先生計行事。

不久,王僧辯與陳霸先分兵兩路,東去追繳侯景餘部。很快王僧辯在南徐州京口東俘獲侯景朝丞相,亦是其帳下第一謀士,王偉。王偉很快被送到王僧辯所在的京口。王僧辯早知這王偉,足智多謀,侯景所為謀反、廢立、屠城等罄竹難書罪行,十之八九是出自其心口指使。又文筆如刀,早至打動先皇祖武帝的請降表、到為侯景招降臨賀王蕭正德書、後致臺城城破的違盟數帝過陳表、城破後解散各路義軍詔書、以及兩次廢帝詔書、侯景登基告天下書,俱是出自其手筆。

王僧辯命人將其帶至堂下,其時王偉雖為喬裝逃亡,卻仍做文士打扮,發巾不亂,衣飾嚴謹。王僧辯問他,可願降。

王偉道:“王某不才,願為明公獻計。”

王僧辯冷笑道:“侯景拜你為相,待你不薄,你怎不為其死節,反求活命邪?”王偉答:“廢興,時也,命也。若帝早聽我言,明公等豈有今日之勝。”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