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章 跟蹤

聽到司機的話,顧行思緒迴歸,目光望向車窗外。

只見計程車外的街道跟之前的歐美式風格變得有所不同,各種充滿華風的漢字廣告牌、門店以及熟悉的亞洲面孔明顯多了起來。

“好的,謝謝。”

跟司機道謝一聲後,顧行付了車費下了車。

計程車只停在了紐約唐人街的路口,顧行下車後便向唐人街深處走去。

沿途兩邊的建築物雖然仍是水泥樓房,但裝修風格跟外面紐約的其他街道明顯不同,但街道上來往的人群倒並非全是亞洲人,也有不少白人和黑人,並且看起來白人和黑人的數量稍微的要比亞洲人還要多一些。

而且沿途顧行聽到周圍人的交談中,說英語的還是比較多。

這裡雖然是唐人街,但仍然是美國,來這裡開店的人其實大多數都是離開了華國很久的華裔,當初香港臺灣粵省閩省等地的佔多數,因為當初相較國內其他地方,這些地方的經濟比較發達,人們有移民的條件。

但這些人離開祖國時,普通話都還沒有普及,說的都是粵語閩南語,而來到美國後說英語說習慣了,自然更說不好普通話。

當然,聽應該還是聽得懂的。

顧行一邊深入,一邊觀察著街道兩邊。

街道兩邊的門店都是繁體漢字加英文,餐館、足療、推拿針灸、賭場佔多數,走了一會兒,顧行都沒有看到一家武館。

這不禁讓他皺起了眉頭。

無奈,顧行只得走進一家針灸推拿的小門店,詢問裡面前臺坐著的一位四十多歲的亞裔中年婦女,道:“請問一下,這裡哪裡有武館?”

他說的是英語,周圍說的都是英語,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他選擇了入鄉隨俗。

至於為什麼選擇針灸推拿的門店,這是因為在顧行看來,武館的人經常練武切磋的話,磕碰難免,跟針灸推拿這類行當肯定相較其他行當的比較熟悉。

那個亞裔中年婦女聽了顧行的話,瞥了他一眼,見他的亞洲面孔後,問道:“你香港來的?”

顧行搖頭。

中年婦女不禁一臉奇怪:“不是香港來的居然還會有人來問武館,真是少見了。”

說完這句,她頓了頓,然後說道:“現在唐人街哪裡還有什麼武館,二十年前功夫熱就不行了,前些年出了個會功夫的熊貓的電影回暖了一些,但也沒什麼用,現在租金那麼貴,那些開武館的早就租不起紛紛關門了。”

“關門了?”

顧行聞言,不禁訝異,“全部都關門了?”

“全部都關門了。”

中年婦女坐回了前臺的椅子上。

顧行眉頭微蹙,問道:“那請問你知道那些開武館的人都去了哪裡了麼?”

武館沒開了,但人沒死吧?

只要沒死,功夫就應該還在,找到人就行了。

“這個嘛……”

聽到顧行的話,中年婦女眉梢一挑,“涉及到別人的隱私,我不方便透露啊。”

見狀,顧行沒有說話,只是掏出了錢包,從裡面拿出了一張百元美鈔放在前臺桌子上。

中年婦女見了,頓時笑容爬面,殷切的再次起身將錢收起,說道:“以前那些開武館的都回國的回國,改行的改行,我知道的就只有一位師傅還在紐約。不過他也已經改行了,現在在布魯克林那邊開了一家拉麵館維持生活。”

“這位師傅叫什麼?”

顧行看著中年婦女臉上的神情,問道。

他在從對方臉上的微表情觀察有沒有說謊,免得對方見錢眼開,騙他白跑一趟布魯克林。

“那位師傅姓羅,好像叫羅誠,他開的麵館地址是布魯克林第五大道……”

中年婦女一口氣流暢的說出了對方的地址。

顧行觀察下,發現對方的微表情並不像說謊,於是便聽完後他點了點頭,道了一聲“謝謝”後,離開了門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