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對弦理論就挺感興趣的,無他,因為它逼格高,需要非常強大的數學物理背景,光是11維空間,就足以讓多數人望而卻步。
“塞爾維格教授希望透過引力波變化探測到愛因斯坦羅森橋,進而證明超弦理論。”
趙海倫也明白:“那你知道愛因斯坦羅森橋是什麼麼?”
“蟲洞,萬有引力是三維空間平面塌陷的一種外在表現,當引力大到一定程度,空間就會塌陷到極限,最終形成蟲洞連線另外一塊空間。是由奧地利物理學家提出,愛因斯坦和羅森加以完善,後來又被愛因斯坦自己推翻的理論。”
趙海倫驚訝,她覺得安娜看的科普節目很多,理解能力也不錯,於是再試探性地問了一下11維空間,結果發現安娜連開弦閉弦都能理解,她不由得摁了下太陽穴,她實在不知道怎麼評價,天才or絕世天才亦或者怪胎。
還有一個問題,最重要的問題,瑪雅知不知道安娜是天才,如果知道,她怎麼敢放任安娜到處瞎晃悠,她就不怕她的女兒造個反物質炸彈毀滅世界麼。
安娜興致索然,她享受用智商征服世界的過程,而不是結果,現在趙海倫就被安娜征服了,她在安娜的眼裡就失去了魅力。
只怕如果安娜告訴趙海倫,之前五年,她都在搞計算機,物理才搞了半年,趙海倫可以就OTZ了。
塞爾維格宣講完畢後,才引出霍爾博士,說話時還講述了兩人的關係。
原來兩人都是超弦理論的擁躉。
只不過兩人研究的是兩個方向。
塞爾維格教授希望透過引力波變化發現愛因斯坦羅森橋(蟲洞),進而證明超弦理論。
而霍爾博士則主持費米實驗室,希望透過粒子對撞機收集足夠反物質,再透過反物質構建小型蟲洞探測到引力子,觀測多維空間效應驗證平行空間存在,進而證明超弦理論。
塞爾維格教授開玩笑:“我們應該恭喜霍爾博士,他終於掌控了4千米粒子對撞機,一萬步的一小步,離他漫漫征途終於接近了一步。
統一場論的GET到了點,全場轟然大笑。
事實上,按照計算,要在有生之年觀測到引力子,霍爾博士需要建立一個環繞地球一週的大型粒子對撞機,4萬公里中的4千米,一萬步中的一小步,任重而道遠。
霍爾教授不甘示弱,回敬了一句:“相比而言,我跨出了一步,我十分佩服某些人,妄圖用10的23次方物質製作的儀器來探測10的負11次方的引力,希望茫茫宇宙中有您的一席之地。”
10的23次方是阿伏伽德羅常數也叫摩爾數,10的負11次方是萬有引力常量,兩人是好友,相互吐槽成為了習慣。
霍爾博士諷刺自己用微觀物質窺探超次元物質已經是瘋狂之舉,而塞爾維格教授更甚,寄期望於超次元物質形成宏觀規模,然後直接用宏觀物質探測,其行為不亞於期望老天爺給口飯吃。
兩人更妙的是數量級的對比,塞爾維格教授嘲諷霍爾博士是一萬步的一小步,而霍爾博士直接嘲諷塞爾維格教授跨越34次方的距離尋找真愛。
果然,數學家浪漫起來可以用對映空間摘下星星,物理學家嘲諷起來可以用超弦理論跨越次元。
真正懂的人明白這是兩位物理學頂峰的無奈,對統一場論的可望不可即,做的是窺天之舉,完全是二維平面中人展望四維宇宙。
此時的兩人不知道,在未來,一個真的發現了愛因斯坦羅森橋,一個發現了重力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