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現場就沒有安全的,在這種級別,安全帽就是笑話。
“牛奶,小心點!”
“牛奶”就是動力盔甲的代號,“牛奶”飛下,雙手抱起螺栓,落到電磁鐵上。
在電磁鐵上,還能看到各色訊號動力盔甲忙碌的身影,有擰螺絲的,有裝電磁閥的,焊接防護板的……一大群動力盔甲忙碌著。
………………
五天後,斯塔克和安娜終於到達目的地。
巴達維亞,伊利諾亞州,這個位於首府芝加哥不到十公里的小城鎮,卻有著目前世界最知名的高能物理實驗室——費米實驗室。
校車越過草原,順著國道駛進實驗室。
“費米實驗室是目前最大的粒子對撞基地。”
“光是僱傭員工就達到2000名,再加上訪問科學家,實驗室常駐人員在4500名以上。”
費米實驗室年度預算是3億美元,然而,花在實驗室所在伊利諾亞州的就達到了2億多美元,大多是用於宣傳科普,接待外來人員上。
今天是費米實驗室開放日,學生聚集在賴德曼科學中心,聽老師講解。
“加速器分為兩種,直線加速器和環形加速器,那麼你們知道費米實驗室用的是哪種加速方式。”
“環形加速器!”
“對,是環形加速器,你們現在所在的地方,就是環形加速器的源頭。”
“由一小段直線加速器出發,經過環形增強器進入主環。”
說著,老師指著賴德曼中心展廳大圖解釋。
大圖上,是一個小環外切一個大環,直線加速器短得跟闌尾一般,太短,就沒放在圖示中,其中小環是增強器,也就是賴德曼中心所在的位置,不大,和展館差不多。
和6.4千米的主環跑道相比,就小巫見大巫了。
接著老師介紹費米實驗室歷史,講述了費米事蹟,以及實驗室主要建立人。
然後帶著學生從走廊走過,挨個介紹掛在牆上的人物。
“這位是弗裡德曼博士,參與設計了大型粒子對撞機,主要負責探測器部分。”
畫像上,寫明瞭生卒年,看到卒年是2007年,學生們好奇,多注意了一下。
“這位是霍爾教授,主持費米實驗室工作十年,期間積極倡導收集反質子。”
老師邊走邊講述,走著走著到了創始人那一塊,看了眼牆上的兩撇小鬍子——霍華德·斯塔克。
人的影樹的名,在漫威宇宙,霍華德·斯塔克留下的事蹟多了,費米實驗室就是其中一塊。
“老斯塔克主持參與正負電子對撞機討論,是費米實驗室的開創人。”
當然,老斯塔克討論的是正負電子對撞,和費米實驗室質子對撞還是有區別的。
只是,作為理論和可行性的開創人,老斯塔克依然居功至偉,做了費米實驗室頭把交椅。
這時,展覽館外傳來爭吵聲。
“你說什麼,禁止斯塔克入內!!!我父親主持設計了實驗室,現在你們竟然要踢他出門?哦,上帝,你還不如先砸掉賴德曼中心的展示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