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記者們剛把未來集團搬遷的事情爆出來,還沒等到事情發酵,未來集團官網上面,就出現了一條爆炸性的訊息,未來集團生産出一種可以不斷發電的溫差裝置。
同一時間,世界知識産權組織,也把未來集團的專利申請資料公佈了出來。
本來各國都在疑惑,未來集團和中國政府為什麼要大規模的收購那些材料,當看到這份專利申請內容的時候,他們瞬間就明白了。
整個國際材料市場直接被未來集團投了一個重磅炸彈,材料商們敏銳的觸覺,瞬間就明白了過來,資料上面的材料,要漲價了!
一些有開採那些材料的礦産上市公司,股票開始上漲。只要跟這些材料生産有關的公司,股票全部開始飄紅。
有些公司完全沒反應過來是怎麼回事,公司股票的價格,就在短時間內翻了一倍。
國際市場上面,這些材料的價格,漲幅速度,讓很多材料商看的眼都紅了。
但是這個時候,他們卻發現,手裡根本沒有這些材料了,大部分都賣了出去。
很多國家無奈的發現,未來集團和中國政府此時已經把大部分材料拿下了。中國一些公司更是在國外一些涉及到的材料上市公司裡面,購買了大量的股票。
雖然沒有證據表明,是國家直接參與進去的。但是這些國家不是傻子,那些錢只有國家在後面做後盾,才能拿出來。
可惜,知道的時候,為時已晚,根本沒有任何辦法阻止了。
訊息傳播的速度很快,本來這樣的事情,普通人就算想知道,也要等新聞報道出來。
可惜,未來集團的影響力太強大,當官網資訊公佈的時候,訊息就在網路上飛快的傳播著。
溫差發電裝置,改變能源界的新能源裝置,就算完全不懂科技的小白,看到介紹以後,也會瞬間明白這種裝置的價值。
媒體們正在緊急打探訊息,想要知道一些內幕訊息,還有溫差發電裝置的具體情況。以及國外傳來訊息,未來集團花費千億,在國外大量收購材料的事情,是不是真的。
一條條大新聞,讓本來該高興的媒體們卻有些無奈,因為他們得到的很多訊息,是未來集團官網公佈出來的,早已經在網上傳開了。
這種新聞就算報道出來,也無法吸引人。所以,他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在這些大新聞裡面,找到民眾不知道的資訊,進行挖掘。
相對於這些大新聞,未來集團搬遷的新聞,徹底沒人關注了。就連衛生部公佈準備進行醫改的事情,也只是在醫院引起了一些反應,就被這些新聞給掩蓋了。
這倒是讓衛生部的人開心了起來,這樣的話,他們就可以慢慢進行改革,不用擔心民眾關注這件事後,發生一些矛盾。
吳浩仁此時拒絕任何人採訪,他正在密切關注著國際市場的材料價格變化,收購的那些材料,他根本用不完,所以很大一部分,還是要賣出去。
相對於他這邊要把材料賣了,國家那邊卻沒有任何賣的意思,他們還嫌材料少呢。
在朱勇把吳浩仁這邊的試驗資料包告上去以後,國家就發現了這種發電方法的優勢,以及能夠給國家帶來的巨大利益。
不止是中國,很多國家都看到了這種發電方法的巨大利益,所以那些國家也在搶購材料。
這種情況下,國際市場上那些材料的價格,都在快速上漲,有些更是翻了五六倍。
八千億的資金,收回來很可能會翻二到三倍,這絕對是一次暴利投資,這就是科技帶來的高額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