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現在,現在的大秦,他沒有富饒的關中平原,甚至沒有足夠的耕地,要不是這裡有更加高産耐旱的作物,大秦甚至都養不活現在這麼多的人口,前面也說過了,即使是擁有高産的糧食作物、即使是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即使秦人勤勞的耕作,但是它的産能已經達到了時代的極限了。如果依然是行落後的‘重農抑商’政策,大秦的國家財政早就已經崩潰了。
同時,大秦的資源分佈是極為不均衡的,譬如:西北為産糧區,北部、西南為産肉區,中部、東部為礦産區,這些物資的流通不可避免地催生了商業的發展,因此也不可避免地收取了‘商稅’。畢竟秦人的腦袋相較於被儒家毒害了千年的中原人而言,還是非常正常的,既然是‘重農抑商’,那就應該減少農民的壓力,而增加行商的成本。哪有在農民的身上收取繁重的賦稅,卻反而不收取商稅的‘重農抑商’?
簡直就是腦殘!要不然你以為,為什麼後世有什麼農民補貼?不就是農民種糧食賺不到錢了,結果大家都跑去打工了嘛!
在實行了正確的政策之後,整個大秦的稅收有一半都來源於商稅,同時也相應地降低了農民的‘田稅’。
眾所周知,整個國家的‘稅賦’是可以分為‘稅’、‘賦’兩部分的。而‘田稅’又是各種稅收裡面佔有相當一部分比例的,在中原地區,它就是歷朝歷代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而‘賦’,或者說是‘口賦’,則是皇帝內帑的收入來源。
但是這樣問題就來了,既然田稅都降低了,那‘口賦’呢?身為國家的主人,皇帝怎麼能夠不為自己的子民著想?於是果斷之下,為了皇室的面子大秦的不知道第幾位皇帝陛下一拍大腿,減!於是就這樣,‘口賦’從五百錢降到了四百錢。當然了,要是僅僅是這樣的話,那還好,就憑現在大秦有在籍人口三千五百萬來說,皇帝內帑每年都有一千四百萬兩,一千四百萬兩誒!不少了!
現在看起來確實是不少了,但是麻煩的是,那個‘口賦’的收取標準不知道是幾百年前定下來的,先不說那個時候大秦沒有三千五百萬人口。這麼多年下來,伴隨著錢幣貶值,在加上不是還會有一些比較‘二’的皇帝會在前人的基礎之上,再進一步的削減口賦的份額。
現在······呃,讓我先找找,嗯,現在的份額還不足最原始的份額的十分之一,只有可憐的三十錢。
至於三十錢到底是什麼概念,剛開始的時候,灜思獨燁還不知道,為此他還專門調查了一下:錦都城西市,成人拳頭大的炊餅饅頭),兩個銅錢;東市,羊雜湯餅羊雜面),六個銅錢一小碗,十個銅錢一大碗,再加兩個銅錢就多給一勺濃濃夾著肉塊的肉湯。。。
對於減少國民的負擔這種事情,在前世的時候灜思獨燁身為一個普通人,這種事情他當然是舉雙手贊成。但是當這種事情發生在自己的身上,當自己成為‘稅收’的收益物件的時候,所謂‘屁股決定腦袋’,灜思獨燁現在的想法就是“為什麼會這麼少的問題”,頓時就覺得這個世界之上充滿了惡意。對於自己有這樣坑後代的‘祖先’,灜思獨燁也表示是日了哈士奇了!
························
“小桂子,你上次說內帑之中還有多少餘錢來著?”
瀛思獨燁合上手中的《大秦博物鑒》,吃了一刻包子臉遞過來的葡萄,有偏過頭聞著旁邊滿頭汗津津的複長小桂,也就是他口中的‘小桂子’。
複長小桂是灜思獨燁的唯一一個貼身侍從,今年十五歲,也是皇室收養的孤兒,經過特殊的培訓,聽說他八歲的時候就是灜思獨燁的侍從了,皇帝的侍從主要工作有類於後世的‘辦公秘書’;而侍女,也就是傍邊的那個正吃著葡萄的包子臉,則更加像是‘生活秘書’。相對而言的就是,‘生活秘書’能夠接觸一些更加私人性質的東西,比如皇帝的寢宮,而‘辦公秘書’在是不允許進入後宮的。
身為皇帝的侍從,並不是什麼不好的事,這反而是一個回報率相當高的職業,不過為了避免居心叵測的人獲得這個職位,這個職位上的人大多是皇室自己的人,就像前面說過的,他們大多是專門培養的孤兒,這也為這些孤兒找到了一條生存的道路。
他們會和皇帝一起長大,一起學習、一起從軍、一起被分派一方。最後,他們之中有才能的人,當他們成年之後,他們大多都會被分派出去,他們大多會成為‘蘭臺’的官員或者成為一方地方官,而他們的背景會被自動歸類為‘帝系’,成為皇帝的支柱之一。但是這樣的人畢竟還是佔少數的,就像現在,灜思獨燁就只有複長小桂這樣一個貼身侍從,誰能夠保證對方就一定會成為有才德的人,要是不是呢?
當然,現在看來灜思獨燁的這位侍從還是不錯的,雖然數量上少了一點,但是質量上也是一個不錯的補償。這不?自家皇帝陛下剛剛問完了問題,複長小桂就從懷裡面拖出了一個本子······
“啟稟陛下,府庫中尚有金錢一千八百五十四兩秦兩,約為五萬五千六百二十三克)、銀錢五萬三千四百八十六兩約為一千六百零五千克)、銅錢十三萬七千九百四十六枚···”複長小桂開啟本子,快速地翻了幾頁,很快就報出了灜思獨燁想要知道的資料。
是啊!真是太少了!怎麼能這麼少啊?這個資料灜思獨燁也聽過好幾回了,不是記不住,而是在麻痺自己,比如說期望下一次挺大的時候,也許這個資料會變大也說不定呢!
唉,這個世界到底是怎麼了?堂堂大秦皇室內帑搞不好還沒有民間的某些商戶家的金銀多!
“這麼多錢都花到哪兒去了?”
“陛下,今歲三月,先皇逝世,花銷甚為巨大;陛下繼位,宮中靡耗也是不少。三年前,紅葉丞相就以國庫空虛為由,將國庫之中每年應該撥付內帑的五十萬兩削減為二十萬兩。今年的二十萬兩還沒有收到,天下‘口賦’,共計一百零五萬餘兩,減去損耗,實際入庫約為九十餘萬兩,但是今年的‘口賦’還未開始徵集······”
“······同時,禦林軍作為皇帝的私軍,所有的錢糧都從內帑之中支取的。除了每年都要支取大量的餉銀外,這些家夥還特別能、能喝、能造,糧食、器械、衣帛等等的消耗,每年這三千禦林軍的花銷就接近二十萬兩;此外,宮中還有這麼多的侍從、侍女,他們的月錢、吃喝、衣帛等靡費也不少······”
說道侍女的花銷,灜思獨燁和複長小桂不約而同的看了看正在旁邊抱著桃汁啃的那個包子臉。。。
“······還有,皇宮之中的修繕費用花費,每年都要五萬到十五萬兩不等,今年的花費了十一萬三千七百兩······”
複長小桂不僅報出了一大串的錢糧資料,還非常幹脆地報出了這些錢糧德去向,也讓灜思獨燁的牢騷無處可發。
“好了!不要說了!”
大哥!我錯了,都是我不好,我不該說那麼一句‘這麼多錢都花到哪兒去了’。難道你聽不出這只是一句題外話嗎?我會不知道?開玩笑·····
呃,好像還真的不知道!
“哦,看來要找個發財的法子了,該怎麼辦才好呢?”
瀛思獨燁揉著額頭自言自語地說道。身為皇帝,本來以為,要錢?不過是手一伸就有大把大把銀子滾滾而來的事情,但是現在卻不得不面臨這樣的尷尬事情,不僅沒有錢拿,反而有大量的人等著從皇帝的內帑中拿錢。
記得大學裡面曾經有這樣一門課程,嗯,讓我想想叫什麼來著?‘生活理財’對好像就叫‘生活理財’!雖然這‘生活理財’與創業致富還有一定能的差距,但是其實意思也是差不多的,畢竟說起來他皇帝也是要要養活一大家子人嘛!雖然就是人多了一點!
要說這‘生活理財’啊,身為一名光榮的工科生,怎麼回去學習這種課程呢?無他,學分而已!,當然,這裡沒有學分,要學分也沒有用。這裡需要的是‘開源節流’,這就話也是灜思獨燁前世對於這一堂課最最核心的認識。嘿,難道他還會告訴你,一學期下來,他就只是記得這樣的一句話?)
對,開源節流!我真他喵是個天才!真實自己都忍不住佩服自己,這麼久了,自己竟然還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