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已經十八歲了,按照法令,不服兵役的話,男子二十歲之前必須成家……
而他和他二哥,一個十七、一個十五,這個年紀的他們也馬上就到了分門立戶的年紀了,但是家裡面的十畝地肯定不可能再分了,於是他和他二哥決定趁著這次的機遇,去‘新世界’看一看。
去年八月,北方的農收還沒有開始,但是‘新世界’的訊息就傳了出來。一家人合計了一下,決定讓老二和老三出去闖一闖,於是就去鄉亭裡面報了名。
兩兄弟並沒有選擇加入‘屯墾團’,盡管大多數未成年人都選擇了加入屯墾團這種高保障、低風險的方式。
但是不論怎麼說,他們都準備賭一把。兩個兄弟,再怎麼說也不是那些單獨個體能夠比得了的,而且兩兄弟挨在一起,還能夠相互照顧一下。
於是,兩兄弟,在接近半年的準備時間裡面,做了許多工作,盡可能地為了以後的生活更輕松一點兒,而努力工作。即使是在嚴寒的冬天,也為了每五百文的高價錢,而去清掃附近的一條軌道上的積雪。可惜的是,也不是每天都會有積雪。
同一個村子裡和他們同樣的準備去‘新世界’的還有五六個年輕人,但是這些人基本上都是去了屯墾團。只有一對沒有太多牽掛的年輕的夫婦決定帶著家人一起前往……
瀛三一行人離開了月臺,來到了車站東面的場地上,這裡種植這稀疏,但是確很有規律的數,按照團夥圍坐在樹下。在他們這裡的都是同一個車廂的車友,或者以前就是附近縣邑的人。
同時,他們在以後也同樣有可能成為鄉鄰,之所以是可能,是因為在分配土地的時候,有一定比例的打亂分配,而這個比例是二分之一……
接著,隊伍裡面來了一個人,很明顯就可以看出這個人應該是剛剛才退伍的老卒,他將會成為他們未來的村長。
‘個體戶’不等於會讓寶貴的人力分散開來單幹,只是有限度地放開對於他們的約束,除了一些公共事件,比如抵禦逃竄的蠻夷、抵禦野獸,或者修路等等。
這些村長大多都是來自於,參與修建了大秦嶺鐵路的‘鐵路部隊’、或者裁撤的南、北兩軍的退伍人員。
每一個村長來到這裡的時候的時候,就已經拿到了一塊一村之地的土地面積,有些連在一起、有些分散開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這些都是非常不錯的土地,最起碼差別不會太大。
十畝田宅地,或者五十畝草地,或者二十畝林地,這些都是可以選擇的。但是為了可持續發展,凡事規定了原始作用的土地,是不能夠改變使用性質的,最起碼不能夠將草地開荒成田宅地的。
違者,罰款十萬銀元,並流放南洋南太平洋)荒島三千裡……這一條嚴懲性質的法令直接打消了有些人心中的小九九!
當然,一般不回有人選擇單一的某種土地性質,都是均勻性地選擇了‘土地五成,草地四成,林地一成’這樣的標準設定。
接著,瀛三一行人又在村長的帶領下,在火車站旁邊的場子裡面找到了各路錢莊或銀行)貸款處貸取了二十秦兩的款項,不過這筆錢並不是現金,現金現在還躺在各家錢莊銀行)的庫房裡呢。
這筆貸款是以不記名的‘一次性’飛票的形式發放的,這筆錢將會用來在大秦嶺的另一邊,在‘新世界’的市集上購買農具、種子、生活品等等……
這些錢莊、銀行,以及等候在幾百裡之外的市集上的商人,百分之七十的都是隸屬於‘皇家商盟’的成員,剩下的百分之三十則是其他兩個商盟瓜分,也算是喝上了一口湯。
很幸運,託大秦‘有關部門’高效的運作力度的福,第二天當天下午,他們就再一次登上了火車,乘上了前往‘新世界’的火車。在這個時候,他們也終於知道了一件事情——他們的目的地真的叫做‘新世界’。
並不是那種很有象徵意義的‘新世界’,而是在未來,在鐵路的盡頭,那裡有一座還處於雛形當中的城,而這座還處於建設當中的城,就叫做‘新世界’,而當地的土著稱呼這一片地方為‘夏炎’……
在這一片山嶺當中,列車並沒有停留,更加簡易、更加長的列車,在動力更加充足的火車頭的拖動下,以每個時辰四十秦裡每小時三十公裡)的速度,快速穿越了這片海拔兩千米的‘高原’。
終於,在八個時辰之後,到達了‘新世界’,遠處的一大片的工地就是未來的‘新世界’城。
而同樣是在火車站不遠處就是一大片的倉庫,這些倉庫從去年五月份就開始家裡修建,在這片倉庫裡面儲存了大量的物資。
這些物資從最基礎的糧食、種子,到工具、藥品等等,足夠十萬人消耗一年,而今年的預計移民數量預計也就在二十萬人。
至於消耗的東西,肯定會在以後補齊的,大量的物資積蓄在錦都城以及鹽湖城,而沒有能夠運到‘新世界’。而這其中特別是鹽湖城,這裡到前線‘新世界’只有一條鐵路單線,運力根本就上不來。
所以說,現在再缺少的就是運力,在五月過後,移民運輸肯定會放緩,而增加物資的運輸。
……
下車,用手中的‘錢’購買物資,這些物資也是根據眾人的貸款特殊設計的,是以‘大禮包’的形式呈現在所有人的面前,價錢一樣,區別只在於物資的種類搭配,以及數量比例分配。
購買完需要的物資之後,瀛三就和二哥以及一行未來的鄉鄰,跟著未來的村長找了一個方向,前進……
未完待續)
ps:作者菌馬上要考試了,就在下週,最近幾天可能不能夠更新了,請大家多多原諒!
拜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