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另一份勢力就是其他王族,雖然互相都看對方不順眼,更是恨不得提刀砍死對方,但是在大敵當前的情況之下,忍了!
倭奴人能夠忍受著統治者的殘酷剝削,能夠忍受‘禁肉令’這樣奇怪的法令,也能夠忍受一天只吃一頓飯這樣的說法,沒道理忍受不了一個‘微不足道’的對手吧?
於是兩者之間結成了短暫性質的聯盟,共同抵禦秦國鬼子。保衛我大倭國,儲存我大河民族,守護‘天膿’一族……
…………
有時候‘死亡’並不是什麼可怕的事情,真正讓人恐懼的是‘等死’的過程!
也不知道等了多久,在大阪城遠處海平面上終於出現了片片白帆,這些白帆從去年八月開始就不再是和平與財貨的代表,而是死亡與寂滅的代名詞。
這一天是,秦始皇歷1372年,二月二十八日。
遠處還面上漂浮著的,不再是去年侵襲築紫島諸國的那種微型艦隊,而是剛剛從大秦國內趕來不久的皇家海軍艦隊。
在去年種子島分局決定對築紫島諸國下手的時候,對於國內的書信就已經隨著回航的船隻出發了,而新年剛剛結束,大秦皇家海軍就開始了它的第二次遠航。
近衛護信在東徵結束之後,就帶著一部分第一軍團的人坐著火車回到了鹽湖城修整。第一軍團的任務暫時由新出爐的第三軍團的人負責,第三軍團的團長職責由原鎮北軍將領——慕白肖雲擔任。而他本人則是再一次回到了錦都城,從金門灣出發,到仙人島上與先到一步的第二軍團,以及仙人島部分守備部隊直接出發。
幾天前,本土遠徵艦隊終於到達了種子島,修正了幾天,和種子島分艦隊回合之後,組建了一支新的艦隊直奔著倭國平安京而去。
這只艦隊總共有軍艦二十艘、運輸艦二十艘,總人數三萬餘人。
……
大阪城的海外,看到遠處海面上聳立的團團白帆,守衛在大阪城海外的關船類似於安宅船的前身)開始楊帆掉頭。
這種船長三十米左右,寬六米左右,獨帆、搖槳,以速度建長。因此,不一會,滿載著武士的關船就沖出了港口,向著大秦的遠徵艦隊沖殺過去……
而在遠方的遠徵艦隊長四十步,寬八步)當中,沖在前面的旗艦上,近衛護信拿著一杆單筒望遠鏡向前瞭望著。
“備戰!”近衛護信對著身邊的副將說道。
已經小三十歲的近衛護信早就已經沒了幾年前的浮躁了,幾年的歷練,大秦嶺中與土著人的鬥智鬥勇讓他成熟了不少。
而對於這次幾乎是打著‘滅國’主意的戰爭,他也並沒有多少擔心的,就像是現在自己看到的情形一樣:這些倭奴人盡管比大秦嶺中的土著似乎強上不少,但其實他們對於秦人來說是一樣的:愚昧、無知,彷彿根本就是生活在兩個世界當中……
漸漸地,雙方都在極速前進。與帆船相比,明顯對方的劃槳船速度更快一點。在雙方的船上,所有人都在積極地準備戰鬥,關船的甲板上站滿了密密麻麻的人,他們隨時準備著接舷戰,弓箭手也在彎弓搭箭……
在倭奴人的視角下,突然之間,對面的秦國船隊出現了動靜,也不知道是怎麼做到的,這些秦國戰艦幾乎是同步開始左右轉向,似乎是企圖對我軍形成左右夾擊之勢。
倭國的關船之間並沒有聯系方式,只能夠跟著旗艦硬著頭皮向著對方的口袋裡面沖過去,企圖沖散對方的陣型……
不久之後,雙方的距離已經貼的很近了,大秦艦隊東西分列,兩列分列距離約為三百步,形成了一個大口袋。
而關船就在口袋中間,在再三考定之下,關船叢集向著靠近北面的一支大秦艦船佇列沖了過去。
“命令各艦跟隨旗艦開炮,注意仰角,不要打到自己船。”
旗艦上面的在訊號燈光的傳遞下,作戰資訊很快就傳遞了出去:
呼呲呼呲~
然後,旗艦就率先開炮了:
嗵嗵嗵……
旗艦上的三十二門側舷炮依次發出了自己的怒火,雖然有點浪費,但是效果也是驚人的:高爆的開花彈將距離自己一百來步的一艘關船瞬間打成了木頭片子。
“……”
在這一瞬間,時間似乎靜止了……不,不是時間靜止了,而是所有的倭奴人都嚇懵逼了。所有的關船都停止了搖槳。
“傳令:節約彈藥,誰浪費老子的炮彈,老子回去就把他塞炮膛裡面當炮彈!”站在船頭的近衛護信癟了癟嘴說道。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