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三十三章禪悟大道事,無邊無盡時

蚩尤點點頭,對囚焰說道:“太清道德天尊的《道德玄經》,確實是厲害的道,就連伏羲大帝也說那是三界中不出第二的修為,可你知道太清道德天尊為何能寫出《道德玄經》嗎?三界中,比他有本事的很多,可為何,這些有本事的神仙寫不出來,先天五道君寫不出這道來?”

先天五道君寫不出來嗎?應該只是不想寫這道而已吧:“大仙說笑了,若是先天五道君寫不出《道德玄經》,豈不是說太清道德天尊也超越天道了嗎!”

“超越天道倒是沒有,不過卻也未必就寫不出超越先天五道君修為的《道德玄經》,伏羲大帝早就說過,三界中眾生靈,雖是生在先天五道君創立的天道之下,卻早已不是先天五道君所創造的生靈。太清道德天尊是三界中最高的大神之一,他所擁有的智慧,自然也是三界中至高無上的,而這樣的智慧,或許法力不能比天道更高,可是衍生的道卻是可以超越先天五道君的。道之所存,並非先天五道君,而是無盡虛空,先天五道君也不過就是虛空中一粒塵埃而已,故而,大道無形,大道無邊。”

對蚩尤說的並不是很明白,皺眉問道:“依這麼說來,三界眾生靈的智慧是可以超越先天道君的,可是這天道,不是先天道君手中的玩物嗎?他們怎麼會允許手中的玩物擁有超越自己的智慧?”

蚩尤身子動了一下,回答囚焰:“女媧造人,伏羲生智,自從伏羲大帝授予眾生靈智慧的自由之後,三界眾生靈早已不是先天道君手中的玩偶,之所以還沒有跳出這個圈子,不過是因為眾生靈的力量還是太薄弱,但終有一天,眾生靈會擁有強大的力量,強大的足夠推翻一切的力量,或許,那時候,就算是先天道君也將望塵莫及。”

這話從蚩尤口中說出來,囚焰確實不太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身為崑崙戰神的蚩尤,竟然會說出這樣違背天道的話來。

或許,這是必然的,蚩尤當初就不服天宮,跟軒轅神農在九州上展開角逐,雖然最後敗了,但他還是人間聖王,然天宮對他無可奈何,最後擺在崑崙伏羲大帝門下學道,可即便如此,蚩尤還是蚩尤,這點是永遠不會改變的。他擁有最為堅實的內心和最為強大的道術,所以它能夠駕馭開天神斧,所以它能夠與三清大神齊肩;所以即便是崑崙,即便是當初打敗他的軒轅神農也對他心服口服。

只是蚩尤說的,囚焰羽舞不敢相信,她們還沒有修煉出能看穿天下事的本領。

羽舞想了想,還是問蚩尤道:“敢問蚩尤大帝,眼下崑崙插手,是伏羲大帝的意思嗎?”

看著羽舞,好像很滿意的樣子,搖頭道:“非也,伏羲大帝不想也不願管你們的這些閒事,這一遭,是我要見見新的三界之主應龍帝君。”

蚩尤要見羽舞嗎?為了什麼?說起來當初蚩尤也是一個厲害的人間聖王,現在,他跟鎮元子有一樣的想法也是可以預見的。

小心的防備著:“小龍參拜蚩尤大帝,不知蚩尤大帝有何見教?”

如果蚩尤想要強來,那麼羽舞就算跟他魚死網破也不會讓他如願以償,寧願毀了這金身,也要咬下他一塊肉來,這就是羽舞的想法。

三界之主的位置對他來說不值一提,誰要都可以拿去,可是,應龍的尊嚴是不容踐踏的,若木的尊嚴是不可以被輕視的,雖然他是龍族,是水元下界聖始祖老龜點化的,但是若木才是將他從天涯不歸閣帶出來的大仙,所以,若木才是她會聽命的大仙。

鎮元子想要做三界之主,只要他能得到若木認同,羽舞很高興退位讓賢,蚩尤也一樣。

但在若木沒有開口之前,這天道就是應龍帝君的,應龍與天道同存亡。

蚩尤看透了她的心思,沒有在意,微微的笑著:“應龍,聽我講一段《道德玄經》吧;或許,你會看到不一樣的世界。”

雖然猜不透他想幹什麼,但是也沒有選擇,只能老老實實的坐下來:“後生輩有幸能聽蚩尤大帝講道,恩賜當三跪九拜致謝。”

蚩尤擺擺手,開口誦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

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

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知乎?天門開闔,能無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為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qiǎng為之容。豫焉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容,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

絕學無憂。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傫傫兮若無所歸。眾

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似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遙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

狀哉?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