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可以,讓魏國公府,也入個份子吧。”朱載坖不松這個口,徐文壁也會提出來。
朱載坖不怕股東多,越多越好。到時都被捆綁到了一起,形成一個強大的集團,誰還能抗衡?而這裡面,他就是最大的股東,基本上自己說了算。
之所以有這樣的佈局,朱載坖還有更深層的思考。
有了這麼龐大的連鎖銷售終端,便要刺激大眾消費。既然大家都要消費,就得有足夠的商品才行。如此也就能倒逼著工坊去擴大生產,改進工藝。
如此形成迴圈,大明每天改變一點點,積年累月之下,還怕撬不動這因循守舊的老大帝國?
朱載坖唇角微微上翹,只要不是嘉靖強行下旨,誰也動不了自己,誰也改變不了這趨勢。
此事就這麼定了下來,朱時泰馬不停蹄,一溜煙的跑回京城,開始執行朱載坖的計劃。
李成梁這時來信,除了感謝朱載坖的知遇之恩,還告知自己已經正式上任鐵嶺衛指揮僉事。同時送來了一批人參貂皮,顯然這個指揮僉事的油水也不算小。
既然李成梁在鐵嶺初步站穩了腳跟,那就不能讓他閒著。
朱載坖給李成梁回信,讓他準備遼東的貨物,等著這邊派人去收購,價格從優。
這些事朱載坖不說,李成梁自己也會去做。在史書上,李成梁可是個被形容成一個愛財如命的貪婪之人。可是卻沒人提起,養一支威震四方的遼東鐵騎,要花掉多少銀子。
要想馬兒不吃草,又想馬兒跑,那樣根本養不出強兵。尤其是在遼東極寒之地,馬匹、衣甲、糧草飲食都馬虎不得,必須要高標準才可。這只不過是後勤裝備方面,要人賣命,就要讓人沒有後顧之憂,這又是一大筆的開銷。
對此朱載坖心知肚明,才會提前讓李成梁這麼去做事。日後李成梁拉起了這支遼東鐵騎,當然也算是朱載坖的隊伍。
這些事情安排好,便又輕閒下來,恢復到了安心聽劉教諭讀書的日子。
只是朱載坖並不知道,他的半闕沁園春·雪,已經開始在通州讀書人之間流傳,很快又傳入了京城之中。
起先大家看到這半闕詞的作者是王三,而後便有人神秘的解釋,應該倒過來看這個王三,其實是三王,這才是作者的真實身份。
越是搞得神秘,便越是有人好奇。大家討論來討論去,便猜測這位三王的身份,一對照就只有如今的裕王殿下,他就是陛下的三子,又是王爺,這身份是對上了。但大家還不確定,不敢亂講。
終於有一天,通惠書院一位叫沈一貫的年輕讀書人,在酒後拍著胸口保證,這半闕氣吞山河的雄詞,就是裕王所作!
喜歡寡人有病請大家收藏:()寡人有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