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餘的人馬,則將大營挪到附近的山谷之中。明軍這次也是騎兵,要攻擊外喀爾喀部,便只能硬攻山谷可才以。
李成梁其實還想進行第三次打擊的,可是他派出去的探馬來報,將外喀爾喀調兵掃蕩的事情說了。
不是不能打硬仗,而是李成梁覺得沒必要與這些傢伙硬碰硬。自己可是佔了大便宜,並沒要再去苦戰,招致不必要的傷亡。
這裡距離明軍的老巢可是遠得很,補給又並不那麼容易。
事情到了這一步,外喀爾喀部也徹底的被打醒,便宜就不太好佔了。
李成梁帶隊撤回,乾淨利索絕不拖泥帶水。只留下了一部分探馬,在這附近藏身影視著外喀爾喀部的動向。
一旦對方有了新的動向,便會有人飛馬回報李成梁知道。
而且他這次回去,還是要再帶兵過來,將防守的重點,放在黑龍江一帶。
京城之中,新科進士們觀政也有一月有餘。該知道的,也都瞭解的差不多。
對於這些新科進士們的安排,基本上都有了去處。所謂清貴翰林也就只有那麼幾個人而已,大多數的新科進士,都不抱什麼希望。
可是這一次的進入翰林院的人,卻讓大家有點摸不著頭腦了。
毛惇元與海瑞兩人,都沒有進入翰林院,反倒是二榜排名略後的幾個,跟著丁士美與林士章入了翰林。
觀政其實也應該以三個月為期,只是朱載坖卻有安排,要讓這些人儘早的去邊鎮做官。這就相當於,這批新科進士是後世支邊幹部,要到最苦的地方去接受鍛鍊。
除了數十人被安置於兩京十三省,其餘的都被安排到了玉門關外和東北塞外之地。
朝中李璣對於朱載坖的安排,多少有些腹誹,但是也沒有辦法。豈止是他,還有許多大臣都對此不滿。認為朱載坖這樣安排,是浪費人才有辱斯文。
可是他們想這些也沒有用,敢反對的話,朱載坖會讓他知道怎麼做個好臣子。並不是朱載坖壓制言路,而是朱載坖本身就是個有長遠目光的人,對於朝廷之中的雜音向來無視。
有誰敢大張旗鼓的造勢,反對朱載坖的安排,那麼就一定會被當成非主流來處理。道理朱載坖已經講的非常清楚,還要狡辯賣弄口舌之利,那就不要怪他手黑。
毛惇元與海瑞被派往東北,兩人奉命擔任海參州的知州和同知。
這海參州便是後來的海參崴,此時還是一片荒灘。將他們兩人安排過去,還是朱載坖的意思。
本來朱載坖是想將海瑞弄過去,開發那裡的海港。可誰知道這毛惇元,居然主動請命,要與海瑞同去。因為朱載坖比較關注海瑞,因此吏部便也將毛惇元的事情報給了朱載坖。
毛惇元或許還不知道,自己這麼做竟然使得他簡在帝心。好歹是個榜眼,朱載坖便命吏部,給毛惇元任命為知州,讓海瑞做了副手同知。這兩人一個正五品,一個正六品。對於新科進士來說,這品級給的有些高。
但是也沒人會有意見,誰都知道海參州那是個鳥不拉屎的地方,一面是海一面是密林荒山。去了之後,只怕連個人影都看不到幾個。
因此,覺得給兩人的品級高些,應是補償。
然而沒人知道,朱載坖卻是在鯨海的岸邊畫了一個圈。鯨海,便是後世所稱的日本海。這個圈的中心,便是海參州。
喜歡寡人有病請大家收藏:()寡人有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