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成功上京,但是織田信長卻並沒發出任何號令,只是發出一條命令,那就是擴軍。
織田軍原本不超過兩萬人,經過擴軍,一下子便接近了五萬人。這在東瀛,已經是一支極為龐大的軍隊。
毛利、尼子、上杉、北條諸大名再也坐不住,織田信長的風頭太盛。若是不加以約束,只怕數年之內,使會一統東瀛。此時尤如六國於秦,於是一場聯橫便開始了。這數家與尾張國接壤的大名們,互相結盟,表示共同應對織田信長,一家有難必會八方支援。
然而織田信長卻宣佈‘天下布武’,擁戴困窘潦倒的正親町天皇,並舉辦了登基大典。
正親町天皇繼位已經兩年,可是因為皇室的窮困,這日子過的毫無尊嚴,剛剛吃飽肚子,連舉辦登基大典的錢都沒有。
織田信長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為正親町天皇辦了登基大典。並藉此宣佈天下布武,表示了武力統一東瀛的主張。
這個主張讓各個大名極為緊張,並且對織田信長產生了強烈的敵視。但是這個主張卻得到了更多人的擁護,尤其是下層武士與農民。大家渴望得到安定和平的環境,對於打來打去的日子已經過的極其厭煩了。
甚至有些大名手下的家臣與武士,因為佩服織田信長的雄心壯志,而背叛自己的家主,或是投奔織田信長。諸大名還沒對織田信長動武,便先被自己的手下鬧的手忙腳亂。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織田信長天下布武的第一個目標,指向了關東的北條家。
王直對於東瀛的戰況倒也關注,只是十分不屑。甚至王直還見過一次尾張國對於武田家的攻城戰,那是用人生往上填,毫無技術性可言。
此次織田信長宣揚天下布武,王直怕他風大閃了舌頭,便給他畫了攻城車和攻城雲臺的圖樣,讓其趕製出來。免得打攻城戰的時候,虛耗兵力。一旦頓兵於城下不得進,其他大名便會蜂湧而至,局勢定會不可收拾。
得到了王直所繪的攻城車與雲臺,織田信長大喜。
在國中只留了兩萬兵馬,織田信長帶了三萬人馬殺向北條氏。
派出騎著蒙古馬的騎兵,巡弋於上杉家之外,而織田的大隊人馬則連克北條安數城,幾無抗手。
對於北條家的城,攻城車與雲臺發揮了極大的作用。不但破城迅速,而且傷亡減少許多,實在是讓織田信長驚喜連連。
上杉謙信幾次想出兵相救,只是看到織田信長高大的騎兵,便不敢再動。
等不來救兵的北條氏,最後紛紛開城投降,北條家的關東地區,盡為織田信長所得。由此,東瀛三大平原,也都歸於織田信長一人的手中。
五峰島已經是王直的重要貨物中轉站,他得到織田信長覆滅北條氏的訊息之後,便給朱載坖寫信匯報。
“陛下登基一年有餘,而直不負君命,已使織田氏於東瀛列侯脫穎而出。其國三大平原,已為織田氏所有。其一統東瀛之基,亦已鑄就。”王直覺得,只有陛下才是真正的幕後棋手。
喜歡寡人有病請大家收藏:()寡人有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