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莫氏的兵馬也不弱,且莫敬典此人也頗為知兵。但是奈何鄭氏如今的兵力雄厚,而且從洞烏手裡也得到了一些火銃。無論是武器還是兵力,莫氏都落在了絕對下風。
不到十日,莫敬典便帶著殘兵退守升龍。
到了這個時候,莫敬典雖然有不小的挫敗感,可還並沒有絕望。若是能借助升龍城,而防守住鄭氏的進攻,到時明軍來援,便可擊敗鄭氏。若是自己向大明賣慘成功,說不定明軍還會助自己一統安南。
只是莫氏並沒等來大明出兵,而是等來了鎮遠侯顧寰的書信,上面只有幾句安慰話而已。
“本侯已知悉安南鄭氏又生是非,當必遣人送書以斥之。命其退兵,而各守疆界。都統使且莫過慮,鄭氏得本侯之信,必定不敢再犯疆域。其縱兵所損資財,本侯亦定當向其討要,以補都統使之償也……”
這可將莫敬典的鼻子都氣的要掉了,這都什麼時候了,還說這些不痛不癢的話,一點用也沒有。鎮遠侯沒半點出兵的意思,就是當個勸架的和事佬而已。
好在莫敬典也算有幾分本事,將一座升龍城守得極為嚴密,幾次打退了鄭氏兵馬的進攻。
顧寰早已經得到了朱載坖的吩咐,在分出結果之前不得插手安南之事,只要一心做好防守便可。而顧寰自然也知道,陛下如此安排的目的所在。便是要在宣德之後,再一次將安南併入大明版圖。
鄭氏父子兩看到升龍城久攻不下,便派兵繞過升龍城,甚至將太原與諒山兩府都奪了下來。如此一來,升龍城便成了一座孤城,莫敬典連出逃都不可能。
莫氏陷入絕境之後不過數日,升龍城的大門便被開啟,莫敬典自縛請降。
莫敬典這次是真的絕望了,他無論如何也想不通,大明為何不出兵。難道大明要看著鄭氏坐大,到時只怕難以遏制,大明一定會後悔的!
鄭檜帶兵入城,並親自將莫敬身上的綁繩解開,在百姓注目下並肩入城。
只不過兩人一同入了宮中不久,便傳出莫敬典詐降,在宮中埋伏陰謀刺殺鄭檜,反被識破殺死的訊息。與此同時,全城貼出安民告示,且派兵全城大索莫氏族人。
到了這個時候,大明情報部的人也將訊息送出。不到五天,莫氏已亡的訊息就到了鎮遠侯顧寰的手中。
“依陛下和參謀部的予判,鄭氏下一步便是攻明。”顧寰看著廣西與安南交界處的地圖,自言自語道:“依陛下所言,與鄭氏交戰,不可操之過急,需慢慢消耗其國力才是。參謀更是說過,要以之練兵?這是打的什麼仗,我這一輩子還從來沒如此做過。不過,論起消耗來,鄭氏怕是根本耗不過我大明。”
朱載坖與參謀部,已經有了幾套予判方案。最穩妥的一個方案,便是消耗安南與洞烏的國力。使之橫徵暴斂,強拉壯丁,從而民怨沸騰。
到了那個時候,大明天朝的王師南下,便完全就是一副解百姓於倒懸的解救者姿態。中南半島物產豐富,一旦掌握於大明手中,只要免稅一年,便可恢復半島百姓豐衣足食的生活。
而後推行教化派許多讀書人在這裡做為基層村鎮之官,便不會再有豪族興起,以致絕了中南半島各地的復叛可能。
所以,朱載坖所策劃的第一個戰略,便中要讓安南與洞烏將中南半島折騰的天怒人怨。如此,還有一個效果,便是在朝鮮被倭國攻擊之時,大明便有不能派兵救援的藉口。
喜歡寡人有病請大家收藏:()寡人有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