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有著英格蘭的炮臺,就是為了對付從水路而來的敵人,可惜明軍艦隊所停留的位置,並不在對方的炮臺射程之內。
方大偉也是得到船上的瞭望手的通報,才知道英格蘭在這裡有炮臺。
不用方大偉操心,明軍的艦隊便對著岸上的炮臺開火了。
在明軍火炮的射程面前,英格蘭的火炮根本就沒有還手之力,而且炮臺上火炮的數量,也無法與明軍戰艦上的火炮數量相比。
不到一刻的時間,英格蘭的炮臺就被轟成了一片廢墟。
方大偉要求就在這裡登陸,因為這裡距離倫敦城已經只有四十里,而且泰晤士河的水深,也不足以讓大明的船隻深入了。
帶著包括火槍兵和炮兵的三萬明軍,方大偉在格雷夫森德鎮登上陸地。
腳踩著堅實的土地,讓方大偉還有些不太適應。
他看著眼前的格雷夫森德鎮,鎮上的居民在剛剛的炮擊之中,就已經逃散一空。
明軍大舉推進,沿途之上根本就沒有遇到象樣的抵抗。
但是在倫敦城中,伊麗莎白一世也很快就收到了明軍的訊息。
當她得知明軍居然已經到了倫敦不遠的時候,便真的慌了神。
此時的倫敦,不過相當於大明的一個州府,全城上下也不過五萬人左右。將城中的英格蘭軍隊糾集在一起,也只有不到一萬人。
要想與數萬明軍對抗,憑藉這點兵力是當然不行的。
就在伊麗莎白一世打算退出倫敦城的時候,又有人發現了城外活動的明軍騎兵蹤跡。
這說明如果女王打算出城,那是非常不安全的,很可能會落入明軍騎兵的包圍之中。
在眾大臣的極力安撫之下,伊麗莎白一世才放棄了出城而逃的打算。但是她也不肯以待斃,而是命人拿著自己的手令,分頭去各地召集勤王的軍隊。
只是方大偉根本就沒有給伊麗莎白一世這個時間,在一天之後就出現在了倫敦城下。
派了一名當地人進入倫敦,帶去了方大偉命令英格蘭向大明投降的信件。
方大偉並沒有得到對方的下面回應,而是希望給他們一個討論的時間。收到這個回信,方大偉只是呵呵一笑,便命令明軍炮兵開火。
對方想要拖延時間,這在方大偉看來就已經是毫無誠意了。既然如此,他當然也不會浪費時間。
袁豐帶領著明軍騎兵,在倫敦城的西邊遊走,幾乎截斷了倫敦的所有救援可能。而方大偉在倫敦城下的炮火,也讓這原本就不是很大很結實的城牆沒能堅持半個時辰。
隨著城牆的倒塌,明軍的火炮延伸,大批明軍火槍兵擁入倫敦城中,倫敦陷落。
喜歡寡人有病請大家收藏:()寡人有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