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1章 覲見永昭帝

張鵬翮並沒有急著上書朝廷,他雖然已經認可了薛蟠的建議,但是本著做事嚴謹的原則,打算親自北上,視察一番黃河北宋故道的情況,進一步論證此議的可行性,確保萬無一失,再向朝廷建言。

黃河北宋故道是自河南境內變向的,張鵬翮便要先從淮安北上到山東境內的梁山伯,再逆流而上,可以與林如海、薛蟠同行一程。

林如海便邀請張鵬翮與自己同乘一船,薛蟠為了讓林如海進京路上,能夠走到更平穩,特意找了一艘能在運河上航行的最大船,要比小船坐著舒適很多。

船上雖然有林黛玉這位女卷,但是張鵬翮德高望重,自然不需要避諱。

不過,張鵬翮被邀請上船的時候,林黛玉正穿著儒袍,作男子裝扮,是這些時日跟著薛蟠上岸遊覽,穿慣了男裝,感覺要比仕女裝方便許多。

看到張鵬翮,林黛玉才羞怯地躲回房間。

張鵬翮詫異道,“這位小友怎麼見了老夫,就躲了起來,老夫有這麼嚇人嗎?”

林如海抱慚笑道,“此乃小女,被在下嬌慣壞了,這幾天又經常被文龍帶著上岸遊覽,玩得野了,有所衝撞,還請寬宇先生勿怪。”

寬宇是張鵬翮的號。

張鵬翮聽了林如海的解釋,哈哈笑道,“文龍對妹妹倒是顧惜。”

薛蟠陪笑道,“妹妹天生聰慧,見識也要比小子高很多,如果能夠入仕為官的話,做得一定會比小子好上百倍,只恨生為了女兒身,不過在小子看來,男女之別,並不應該決定一個人的所有。

“雖然受限於規矩,妹妹無法科舉入仕,但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做一個行知合一的有才之人,卻不應有所限制。”

張鵬翮點頭說道,“文龍此見不凡。”

林如海便把林黛玉叫出來,正式向張鵬翮見禮。

從淮安啟程之後,張鵬翮便時常拉著薛蟠,一起討論黃河改道的相關事宜,薛蟠雖然不懂治河,但是在後世也曾看到過抗洪救災的新聞,更重要的是,他會燒製水泥。

土製水泥的燒製方法並不困難,薛蟠在修築西山工業基地、山間別墅的時候,就曾讓工匠燒製過一些使用,只是暫時沒有抽出空來大規模生產。

而要保障黃河故道堤岸牢固,用水泥灌注,是這個時代,最好的方式。

張鵬翮聽到薛蟠描述了水泥的特性,嘆息道,“如果讓老夫早得知水泥此物,那麼這些年整治黃河,就不會像現在這樣收效甚微了。”

薛蟠說道,“亡羊補牢,猶未晚也,如今治河有了畢其功於一役的可能,若是功成,寬宇先生必能名留青史,堪稱當代大禹。”

張鵬翮說道,“老夫治河,不是為了虛名,只希望能為萬千百姓做些事情。”

薛蟠說道,“大人言行如一,是為晚輩楷模。”

張鵬翮與薛蟠討論的時候,自然不會撇下林如海,林如海雖然不懂治河,但也能從其他方面,為他們查漏補缺。

甚至連林黛玉,都能在旁邊旁聽,雖然插不上話,但是聽了他們的交談,之後又隨著張鵬翮、薛蟠上岸,實地考察運河河堤,也跟著漲了不少見識。

只有賈璉,處境有些尷尬。

張鵬翮倒沒有看不起他這個國公府上的公子哥兒,只是他們談論之事,賈璉一竅不通,實在是插不上話,陪坐難免煎熬。

直到在梁山伯與張鵬翮分別,張鵬翮西向去巡視,林如海、薛蟠一行繼續北上進京,賈璉才又恢復了精神。

接下來的進京路程,走得波瀾不驚,從六月中旬自揚州啟程,在路上走了一個多月,終於在七月下旬,抵達通州碼頭。

林如海、薛蟠等人乘坐的官船,船體太大,無法沿著河道直入城內,便在通州下船換車,隨行的押解漕船,則被早就等著的戶部官員,以及錦衣衛的人手承接過去,完成最後的清點入庫事宜。

薛蟠、賈璉二人騎馬,林如海、林黛玉二人則乘坐薛家商號在通州碼頭預備好、加裝了減震裝置的馬車,從建國門進內城。

薛蟠陪著林如海,先去皇城外遞了請見摺子,又去戶部衙門報道;賈璉則先護送林黛玉回榮國府。

林如海在戶部拜見了現任戶部尚書石淼文,領到戶部右侍郎的官憑官印,算是正式上任。

這個時候,宮裡傳來旨意,要林如海立即進宮覲見,薛蟠一同前往。

薛蟠沒想到還有自己的事情,這將是他第一次私下覲見永昭帝,得訊心裡還有些小激動。

與林如海一起進宮,在內侍的引領下來到永昭帝日常辦公居住的大明宮,遠遠就看到戴權等著門外。

林如海也與戴權有過一面之緣,他上任兩淮巡鹽御史之前,進宮向永昭帝辭行,陪侍在永昭帝身邊的,就是戴權。

【話說,目前朗讀聽書最好用的app,野果閱讀,.yeguoyuedu 安裝最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