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國使團在天津城修整一天,第二天一早,便在薛蟠的親自陪同下,走鐵路前往京城。
這個時候,已經是永昭六年的九月中旬,早晚秋涼,運河上開始結起薄冰了。
雖然仍能行船,但是水路終究不比鐵路便捷,況且這些時日,正是南方各省的秋季賦稅運往京城的緊要關頭,運河上行船首尾相接,航速愈發緩慢了。
天津與京城之間的鐵路,是有長蘆鹽業公司出資建設的,專用於鹽業公司的食鹽、海鮮運輸,有了這條專線鐵路,才保證了長蘆鹽業公司船隊捕獲的大量海魚,能夠及時供應京城這個百萬人口的龐大市場,達成效益最大化。
並且,京津鐵路專線,也是這個世界上,第一條蒸汽動力的鐵路專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從薛蟠起意修建鐵路開始,就已經命令工部的能工巧匠,製造蒸汽機。
蒸汽機的原理其實並不複雜,以劉漢帝國現如今的科技水平,要建造出來,並不困難。
剛開始建造出來的蒸汽機,由於動力有限,並不能用於鐵路,而是按照歷史上的用途,主要用在煤礦上,用於礦洞的通風、排水,以及煤炭轉運。
經過不斷的改造,前段時間,終於有動力足夠的蒸汽機被建造出來,被薛蟠親命,首先用在京津鐵路專線上。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pp,換源app!真特麼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裡可以下載 .huanyuanapp 】
這一臺蒸汽機火車頭,馬力其實也並不是很強,只能拖動一節車廂,載重量不過五六噸而已,時速也只有三四十里,甚至還比不上快馬加鞭的速度。
但是,劉漢帝國因為缺少養馬地,所以馬匹十分珍貴,之前的鐵路,需要馬匹拖拽牽引,是制約發展的一大因素。
現在建成的蒸汽機火車頭,雖然尚顯簡陋,但是卻已經相當程度地,釋放了運力。
蒸汽動力火車在京津鐵路上通航,也成為這幾個月,京城的一件大事,甚至驚動了太上皇萬靖帝,與當今聖上永昭帝。
退居龍首宮之後,久未公開露面的萬靖帝,甚至破天荒地駕臨廣渠門城樓,觀看蒸汽動力火車的發車儀式。
此後蒸汽動力火車每次發車,都能吸引大批無事民眾圍觀,成為了京城一景。
薛蟠甚至命人的京津鐵路專線上,開闢了一條遊覽專列,對民眾公開售票,行情十分喜人。
朝鮮國使團被薛蟠帶到火車站,坐上游覽專用車廂,一開始還不明所以。
等到一聲汽笛響過,車廂在蒸汽機火車頭的牽引下緩緩滑動,速度越來越快,兩邊的景色不斷倒退,以李昑為首的朝鮮國使團成員,無不大為納罕,嘖嘖稱奇。
史鼎身為天津左衛指揮使,一軍主將,無令不可擅離駐地;劉海龍作為天津左衛水軍營參將,是劉漢渤海灣水軍的最高指揮官,在這個時候,也要積極備戰,防備滿清水師在獲悉朝鮮國動向之後,對天津沿海進行襲擾。
所以他們都沒有陪同朝鮮國使團前往京城。
朝鮮國使團的安全防衛事宜,則由長蘆鹽業公司保安隊這個非正規軍負責。
胡東作為長蘆鹽業公司保安隊總隊長,自然是全程陪同的。
胡東之前就曾隨船隊出海,所以是陪同朝鮮國使團一路回來的,與李昑有幾分交情。
胡東的年紀也不大,現在也不過才二十五歲,只比李昑大了一歲,算是同齡人。
當然,胡東的出身,和李昑是沒法比的。
胡東是京城破落戶出身,之前為了混口飯吃,才加入崇文門稅關衙門,做了一個稅丁。
在薛蟠就任崇文門稅關衙門之後,對稅丁進行整訓,胡東是第一個主動投靠過來的人,被薛蟠視為心腹。
後來薛蟠兼任煤務提舉司提舉,就把胡東調動過去,並且委任了一個從九品的庫大使職位,讓他有了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