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永昭帝繼位登基,劉漢與滿清,一直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戰事。
不過,雙方都清楚,這只不過是大戰前的短暫平靜,劉漢和滿清在此期間,一直在積蓄力量,未來一旦有戰事發生,必將是大戰!
這也是史鼎謀求天津左衛的職權,如此容易得到永昭帝的批准的原因。
永昭帝繼位以來,一直在想方設法,在軍方安插自己的人手,之前一直沒有取得太大的成效。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太上皇萬靖帝,也算是馬上皇帝,御極三四十年,軍方全都是他的心腹。
相比起文官集團,更講究忠誠派系的軍方,改換門庭的主觀意願,要低得多。
永昭帝這幾年,在軍方拉攏到的大將,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原京營節度使,現在的九省統制王子騰了。
王子騰本來是依託兩代榮國公執掌京營數十年的巨大影響力,才能做到京營節度使這個位置的。
即便如此,京營的驕兵悍將,對王子騰也並不服氣,比如史鼐,對王子騰就不屑一顧。
儘管史府與王家,在金陵並稱“四大家族”,但是史府的地位,原本遠在王家之上,現在卻被王家反超,壓過一頭。
如果王子騰是憑藉實實在在的戰功,做到京營節度使的位置,史鼐對他不會有二話,關鍵是王子騰的戰功,都沒有史鼐立得多,怎麼可能讓史鼐對他心服?
王子騰也是因為在京營節度使的位置上,做得並不安穩,在永昭帝繼位之後,為自己考慮,才果斷改換門庭,投向永昭帝,才能更進一步,從京營節度使升任九省統制。
王子騰的九省統制,名義上是劉漢九邊的最高統帥,這些年,劉漢面對滿清、蒙古,雖然大多采取守勢,不過卻一直成功把他們擋在長城之外,彼此交戰,勝多敗少。
王子騰的這個九省統制,只要不發生大的意外,功勞還是很容易立的,因為九邊重鎮所有的勝仗,都要計他一份功勞。
在永昭帝的計劃中,王子騰巡邊一任,立些功勞,回京之後,至少也能官升一級,不論是進五軍都督府,還是兵部,都將是一方大老。
他也算是永昭帝擺在明面上的一個榜樣,就是在做給那些軍方大老看,太上皇萬靖帝雖然能在龍首宮龍精虎勐,但是他永昭帝,也並不是擺設,也能一言九鼎,也能賜人權勢!
史鼎的天津左衛指揮使,雖然遠不能和王子騰的九省統制相提並論,但是他主動謀求這個職位,也算是向永昭帝釋放出了一種訊號——坐了多年冷板凳的史府,願意在太上皇和永昭帝之間,選擇倒向永昭帝。
就在薛蟠和史鼎登上天津左衛的戰船,暢想征討滿清韃子的時候,大明宮內,永昭帝在批閱奏章的間隙,也和戴權閒聊起薛蟠來。
永昭帝問道,“薛蟠去上任也有幾天了吧,有什麼訊息傳回來沒有?”
戴權恭聲回道,“奴婢一直留意著這方面的訊息,薛大人到任之後,立即對長蘆鹽政,進行了改革,組建起了鹽業公司,如今正熱火朝天的,開工建設生產基地呢。”
永昭帝笑道,“他在西山煤礦,就組建了什麼煤務公司,現在去管長蘆鹽政,又組建起鹽業公司,看來他對這個‘公司’,十分看重了,你知不知道這個所謂的‘公司’,有什麼奧秘?”
戴權陪笑道,“奴婢哪有這樣的見識,不過此前也曾問過薛大人這個問題,他倒是給奴婢簡單介紹了一番。”
永昭帝問道,“哦?他是怎麼說的?”
戴權回道,“薛大人言說,朝廷在鹽鐵方面,實行專營制度,原是符合朝廷利益的,只是之前的官督商辦,容易造成官商勾結,令專營利潤的大頭,被商家賺去,朝廷所收的稅銀,所佔不足專營利潤的十分之一。
“而薛大人創辦的‘公司’,在他口中,前面還要加上‘國有’二字,實際上就是由朝廷直接接管專營事務,把專營利潤的大頭,收歸國有。
“西山煤礦的煤務公司,就是如此,如今一個月能夠上繳四五萬兩的利潤,一年就是五六十萬兩。
【講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閱讀看書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yeguoyuedu 安卓蘋果均可。】
“相比起煤炭,鹽的利潤更高,若是薛大人組建的長蘆鹽業公司,能夠有煤務公司這樣的盈利能力,為治河新策每年籌措兩百萬兩的工程經費,應該不是什麼難事。”
永昭帝說道,“長蘆鹽場之前每年的鹽稅,只有十萬兩左右,按照薛蟠所說的十分之一的比率,一年的盈利,也不過一百萬兩而已,就算把這些利潤全都歸於鹽業公司,也還有一百萬兩的缺口呢。”
喜歡紅樓之薛霸王請大家收藏:()紅樓之薛霸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