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九十章

三人就這麼你一句我一句的,場面倒是頗為融洽。

直到葉鳳歌隱約聽到主座上的延和帝似乎提到“十香秘譜”這四個字,當即窘得一個激靈回了魂,半口魚肉如鯁在喉,滿面脹得通紅。

坐在她旁側一臂之遙的傅凜餘光瞥見她的窘境,唇角微彎,眸中如綴星辰。

傅凜順手在自己的桌案上盛了半碗湯遞過去,待她接下後,才轉頭對延和帝道:“沒錯,是她畫的。”

原來,延和帝已將話題轉到“《十香秘譜》中的人像畫片兒是不是葉鳳歌畫的”了。

面紅耳赤的葉鳳歌艱難地嚥了一口湯,不敢吱聲,垂著脖子彷彿頭,好端端一個皇帝陛下,為什麼會知道《十香秘譜》這種書?!

延和帝嗓音裡隱隱有笑,語帶調侃:“畫得不錯。尤其國師那一幅,意態風流,頗具□□。”

就在葉鳳歌手足無措之際,延和帝忽地又道:“清蘆孔宋兩家年前新出的家塾冊子、臨州官學書院山長宋巖的史學開蒙小冊,也都是你畫的?”

“回陛下,”葉鳳歌終於驚訝抬眸,口中訥訥應道,“是。”

這皇帝陛下竟當真什麼都知道。

延和帝點點頭,轉臉看向趙玠:“左相之前不是提議,要在各地官學增設啟蒙小塾麼?依朕看來,各地的啟蒙冊子也該整齊劃一。”

如今大縉各地的官學都只針對已有蒙學基礎的學子,這些孩子的啟蒙通常是在各自族學或私學學館內完成的。

這其中的弊病,便是孩子們最初接受的薰陶完全取決於開蒙先生。

這些開蒙先生於學養上參差不齊,且還會面臨來自各大世家豪強的幹涉,在選冊授業時自然各有偏向,有些人對孩子們灌輸的東西不免夾雜私心。

幾百年下來,這個問題對大縉的人才傳續已造成了不小的困擾,也是目前延和帝想要扭轉局面的重中之重。

趙玠應下,頓了頓,確認似地詢道:“陛下的意思是,待整頓各地官學、新增開蒙小塾後,所有開蒙冊子全都用上那種配圖?”

“正是。”

傅凜與有榮焉地轉頭笑望葉鳳歌,卻發現葉鳳歌驚得下巴都快掉了。

“陛下……”葉鳳歌使勁清了清嗓子,滿腦子亂成麻,“我那是……”

哄小孩兒玩,瞎畫的啊!

延和帝好笑地盯著她看了一會兒,舉箸的那手隨意擺了擺手:“不必妄自菲薄。你給孔宋兩家,還有給宋巖那本史學小冊的配畫,朕都看過了。”

她接過近侍遞來的湯碗,不疾不徐連飲兩匙,才居高臨下地直視葉鳳歌,神情鄭重。

“是,舉國上下不乏驚才絕豔的畫師畫匠,許多飽學名士也頗擅丹青,可他們和你不一樣,”延和帝伸手取來侍者奉上的巾子在唇上按了按,又隨手遞回去,“若叫他們給孩子的書冊配畫,他們斷斷不會忘記,自己是大人。”

其實每個人都做過小孩兒,不會不知小孩兒喜歡什麼,想要什麼。

可許多大人在面對小孩子時,心下不自覺就會端起大人的倨傲,只會考慮到“我要教他們什麼”,甚少去將心比心地想一想,“怎麼教,才能讓他們高高興興地記牢”。

當大人們不遺餘力地傾倒著自己經過幾十年成長才得來的經驗與積澱時,甚少想起年少的自己在面對這些艱深晦澀的說法時,是如何吃力又如何茫然的。

而葉鳳歌為幾本開蒙冊子配的畫,恰恰沒有這種倨傲。

“你的畫不是大人畫給小孩兒的,而是大孩子畫給小孩子的,”延和帝略略頷首,“這很可貴。”

金口玉言,一錘定音。

此時的葉鳳歌並不知道,百年後自己的名字竟會在後人編修的《雲氏大縉史》上佔了一席之地,成為前後兩段縉史上唯一一個“從未進過官學、未經任何官考而成為文淵閣大學士;掌舉國官學開蒙小塾書冊擇定、配圖刊印之事近四十年,為雲氏大縉最後一次中興奠定了人才儲備基石”的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