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2章

只不過胤礽以前抄錄給自己皇阿哥娶親名單上,曾記過十二阿哥胤祹嫡福晉富察氏就是太保、大學士、伯爵馬齊之女。想到康熙居然有心將她指給胤禛當側福晉,郭宜佳就忍不住想笑。

你瞧重來一世,家世排得上數的女人對於龜毛男來講,其實都是嫁過人的,區別在於嫁自己和嫁別人。在郭宜佳看來,胤禛就沒胤礽來得豁達,瞧瞧今生胤礽為了擺脫太子之位的束縛,把自己折騰得都‘得了一碰觸女人就會得紅疹子的病’,只娶了石靜瀾這麼一位太子妃後,前前世那些側福晉、庶福晉、侍妾啊,自然就分落到了除胤禛之外的皇阿哥,以及宗室阿哥們的後院。如此,郭宜佳也沒見胤礽除了祝福之外的情緒産生啊,所以郭宜佳認定了堅持要將原來的小老婆們都納進門來的胤禛就是屬於男人的小心眼爆發了。

算了,不想胤禛這兔崽子了。反正都是重來一世的人了,還不知道該怎麼做才能符合利益更大話嗎。郭宜佳抿嘴笑了笑,轉而道:“是是,是臣妾出了錯,明年的選秀就看萬歲爺的了,臣妾是不敢再隨意而為了。”

“老七那側福晉,佳兒就選的不錯,剛進門來年就給老七添了個閨女。咱們出京之時,聽說又有了。”

郭宜佳看了康熙一眼,並不受用他的誇獎,反而翻了一枚大大的白眼,嘟囔道:“七阿哥的側福晉、嫡福晉可都不是臣妾選的,而是成嬪選的。當時成嬪本想指側福晉納喇氏給七阿哥當嫡福晉的,可納喇氏的父親雖說出身滿八旗,可到底只是六品的牧長,所以啊成嬪不得不退而求其次,選了同是納喇一氏的副都統法喀之女。”

說道這兒,郭宜佳這才想到了一件事兒,轉而又說道:“再有一月,錦繡也守完母孝了,萬歲爺是不是該下指婚聖旨了。再這麼拖下去,錦繡可就真成了老姑娘了。”

說起來,錦繡只比胤禛小了幾個月,如今胤禛都十九了,可想而之已經參加了兩屆選秀,兩屆都留了牌子的郭絡羅錦繡現在多大了。本來給七阿哥胤祐選定嫡、側福晉之時,郭宜佳也是準備順道給胤衤禹指婚的,可誰想指婚聖旨還沒發出呢,安七格格就殤了,所以指婚聖旨便擱置到一邊兒,只等著郭絡羅錦繡守完母孝,再說大婚的事兒。

如此一來,深受郭宜佳影響,已經被郭絡羅錦繡管得像兒子一樣的胤衤禹悲催了,不說可以先於嫡福晉過門的側福晉,就連通房侍妾也是一個沒有,更過分的是,郭宜佳這個當額孃的,為了更好的看兒子笑話,不止將胤衤禹所住小院的宮女全換成身強力壯的太監,就連模樣稍微清秀一點的小太監都被郭宜佳親口下令塞給胤禛了,唯恐胤衤禹生理反應佔了優勢,在未來嫡福晉未過門、替母守孝期間搞出一大堆兒的庶子庶女,完全忘了胤衤禹前世就只有一兒一女的事實。

好吧,其實郭宜佳之所以這麼做,完全就是因為記得前世叫胤禩的胤衤禹只有一兒一女,且都是庶出的事兒。郭宜佳心知在天道的把控下,一個人一生的子嗣數量是有定數的,從來只有往少的減,沒有往多的增。郭宜佳不想這輩子的弘旺、雅兒仍然是庶母所出,所以便做出瞭如此幹預。她的侄女郭絡羅錦繡雖說脾氣不好,但對胤衤禹的感情卻很真很純粹。這樣的愛情從來是不允許第三人存在的,郭宜佳從來沒得到過也不稀罕得到,但她不想得到這種感情的胤衤禹,因為子嗣的緣故從而毀了它,所以在郭宜佳想來,胤衤禹前世的一兒一女,今世只能由郭絡羅錦繡來生。

至於胤禟……

倚靠在康熙懷中的郭宜佳斜眼掃了康熙一眼,開始思索要不要通知一下胤禟,今生他的皇阿瑪好像沒打算讓董鄂七十家的閨女再給他當媳婦的意思。

郭宜佳想了想,到底透過神通,給胤礽去了一封信,讓胤礽轉交給胤禟。

胤礽呢,接到信後,先是看了一遍,然後用幸災樂禍、喜聞樂見的語氣通知胤禟:“恭喜,繼小十二媳婦可能變成老四的側福晉後,小九你即將也要換嫡福晉了。”

正在喝茶的胤禛、胤禟齊齊地噴了,反倒胤衤禹很鎮定的放下茶盞,語氣帶著驚奇地道:“二哥,你沒開玩笑吧!”

“這是皇額娘來的信,你們看一遍就知道孤開沒開玩笑了。”

胤礽將書信遞給三個弟弟傳閱後,嬉皮笑臉的開口道:“其實有這些改變很正常。第一,老四今生的額娘可不是烏雅氏那腦子有問題的女人,皇額娘可是皇後,老四又是祥瑞龍鳳胎中的龍子,在孤可能無後的情況下,老四是皇阿瑪最好的選擇,所以今生的老四不可能像前世一樣,後院的女人除了嫡福晉和鈕祜祿氏外都是漢軍旗、包衣籍出身。所以為了給老四造勢,皇阿瑪極有可能給老四娶與嫡福晉身份地位相當的側福晉。

第二,今生是老三抱養給皇阿嬤的,而不是老五。所以老三娶了他塔喇氏,老五娶了董鄂氏。而老五和小九都是皇額娘所出骨肉,所以依著皇阿瑪的考量,是不太可能給小九娶同是董鄂一氏出身、且和老五媳婦是堂姐妹的小董鄂氏。小董鄂氏就算命中該嫁入皇家,其丈夫也不可能是小九,很有可能是小十一或者小十二。”

至於胤礽為什麼沒說胤衤我,因為這輩子的十阿哥和上輩子一樣,十有八成還是會娶位蒙古媳婦,所以根本沒提的必要。

胤礽說的還是很在點子上的,所以胤禛、胤禟齊齊翻了一記白眼,其中胤禟更是黑著臉吐槽道:“幸好二哥你沒猜測皇阿瑪會把爺上輩子的嫡福晉指給四哥當側福晉,不然爺準得嘔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