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十一章 虎鯨的計事一

祖系

位於華盛頓州與英屬哥倫比亞的定居型虎鯨,其基本社群單位為小型母系群體,一般由2至9頭血緣關系相近的虎鯨所組成,此母系群體會長期維持穩固,所有成員似乎會共同分擔養育工作。幾個這樣的群體會共同組成一個小群pod,通常用以描述一群彼此間有社交行為聯系的鯨目動物),典型的小群通常包含成年、未成年的雌雄虎鯨與仔鯨,多半由最年長的雌鯨居於領導地位,而待在小群裡的雄鯨通常是該雌鯨的後代。甚至有的雄性虎鯨長到9米還在小群中生活。

虎鯨的社會形態是母系,交配物件的選擇比較複雜,不是由雄性的力量決定一切:例如鯨群的族長有時能活到80歲,在晚年也有交配的例子,她們選擇交配的物件一般是鯨群內部年長的雄性。雌鯨選擇物件的標準科學家並不清楚,很少觀察到交配的現場,只知有母親,不知父親在哪。

鯨群內沒有父子關系和父女關系,雄性的責任是出去尋找食物,然後引導鯨群集體獵殺,分工明確,沒有地位的高低;而母女、母子關系則非常穩定,是一輩子的關系,一般不會離群。出現孤鯨的原因一般是受傷或迷路。當族群過大時,會“分家”,産生一個新的族群。

捕獵

有時虎鯨會採團體的方式打獵,它們利用從隆額海豚科用來製造迴音定位的部位,會將聲音集中成一束)發出的超音波互相溝通和聯系,並策畫戰術。它們也會合力將魚群集中成一個大球,然後輪流鑽入取食。獵捕海狗時,虎鯨會在滿潮前觀察直達海灘的裂縫溝渠,當滿潮時溝渠會灌滿水,並在沙灘上形成一片淺水域,此時虎鯨會沿著溝渠沖上海灘,並故意讓自己擱淺,以趁機捕食海狗或海獅,有時一隻虎鯨會露出大背鰭吸引海狗群的注意,這時另一隻虎鯨就會悄悄的靠近捕殺海狗,當獵物脫逃時,另一隻虎鯨就會沖上去接替捕食。類似地,虎鯨有時會將腹部朝上,一動不動地漂浮在海面上,很像一具死屍,而當烏賊、海鳥、海獸等接近它的時候,就突然翻過身來,張開大嘴把它們吃掉,有時也會用尾巴將獵物擊昏,如海獅等,再進行捕食。

虎鯨的食物包括魚類、其他鯨類、鰭足類、海獺類、鳥類、爬行類和頭足類。在南極採集的虎鯨的362個胃中,217個含有魚類,75個含有小須鯨的殘餘,5個含有頭足類。

虎鯨專家對虎鯨行為進行了長達17年研究的英格裡德·維薩爾博士表示:“令人印象最深的策略就是施展空手道中的掌劈。虎鯨會利用尾巴將鯊魚趕出水面,整個過程中甚至不用與鯊魚發生身體接觸。藉助於尾巴産生的上升力,它們能夠製造一個漩渦,將鯊魚置於其移動時形成的水流之上。一旦獵物露出水面,虎鯨便轉動身體同時將尾巴伸出水面,而後像施展空手道中的掌劈一樣攻擊鯊魚。”

將鯊魚劈暈之後,虎鯨會抓住鯊魚並將其翻轉過來。這顯然是一項令人不敢相信的策略,說明虎鯨非常瞭解自己的對手。在被迅速翻轉倒置之後,鯊魚進入癱瘓狀態,也就是所謂的“肌肉緊張性停滯”,從此任由虎鯨宰割。

來自紐西蘭諾斯島圖圖卡卡的維薩爾表示:“虎鯨並不瞭解鯊魚的生理學結構,但所表現出的行為確實說明,它們知道採取一項確定的行動之後會帶來怎樣的效果。你不必為了開車就去掌握汽車的工作原理,你所要了解的就是怎麼做才能讓車子行駛起來。同樣地,虎鯨似乎知道一旦將鯊魚翻轉過來,它們便會喪失反擊能力。虎鯨所做的就是利用自身的優勢”。在虎鯨身上,科學家還觀察到其它一些攻擊手法,其中就包括“圍捕”,即鯨群圍住一條落單的鯊魚而後展開正面進動,或者從下方悄悄逼近,趁其不備迅速偷襲鯊魚下腹部。

維薩爾說:“通常情況下,虎鯨都會將鯊魚翻轉過來,此時的鯊魚已經無力反擊,一次成功的捕獵行為就此結束,最後要做的就是享用自己的勞動成果”。我們認為虎鯨並不會專門制定外出捕殺鯊魚的計劃。在海洋覓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1997年,生物學家拍攝到一隻雌性大虎鯨獵殺了一隻長約3米的中小型大白鯊,它的同伴隨後將鯊魚分屍併吞下。但此舉並不常見,因虎鯨亦絕少襲擊像大白鯊這樣比較危險及難應付的生物。

威脅

野生虎鯨一般不會對人造成大的威脅,所造成的意外數字亦相比其他一些海洋捕獵者如大白鯊)的較少。在很多傳統文化裡,它們均因不被人類真正地認識而被形容為性格兇猛的動物,但它們對人類的攻擊性一般不是很大,亦只在受到威脅時才會變得具攻擊性。曾有數宗攻擊個案是由主題公園內人工飼養的虎鯨所造成。

天敵

虎鯨體型龐大且健壯並喜歡成群結隊出沒,故在海裡甚少有天敵。人類的獵殺為虎鯨主要的威脅。有時,大白鯊亦會攻擊落單或生病的虎鯨。

虎鯨的食物多樣,由小型結群魚類、魷魚,一直到大型須鯨與抹香鯨sperhae)都有可能成為它們的獵物;其它如海豹等鰭腳類動物、海龜、海獺、海牛、儒艮dugong)、鯊魚、魟等,甚至還有鹿與麋鹿,似乎是趁它們游泳橫渡水道時伺機捕食。各群似乎有自己偏好的食物種類,例如某些族群主要以鮭魚、鮪魚、或鯡魚等魚類為主要食物,某些群則會巡視鰭腳類的登陸地尋找獵物,或跟隨遷徙中的鯨群,有如狼群追蹤北美馴鹿的情景。虎鯨顯然需要合作以襲擊並制服大型獵物,但它們也會合力將魚群集中成一個大球,然後輪流鑽入取食。虎鯨也會偷吃延繩釣漁船上鈎的魚獲,或吃食漁民丟棄的下雜魚等。它們似乎會選擇性的咬食須鯨的舌頭。其獵物可能深受對虎鯨的恐懼所影響,當虎鯨出現時鰭腳類會逃往陸地或冰上,鯨豚則會遊入淺水域或藏匿於浮冰的裂隙間。

虎鯨獵食的物件主要是各種海洋獸類,如海豚、海獅、海象等,有時也捕食烏賊和鱈魚、鮃魚、鯖魚、沙丁魚等各種海洋魚類。虎鯨是兇猛的,海洋中的露脊鯨、長須鯨、座頭鯨、灰鯨、藍鯨等大型鯨類也都畏之如虎,一見到虎鯨就慌忙避開。

繁殖

虎鯨全年都可以交配,雌獸每3~5年生育一次,懷孕期為1年,每胎産1仔,哺乳期也需要1年左右,在出生後的1~2年內,幼仔在饑餓或者呼喚雌獸時,只能發出粗厲的聲音。以後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模仿成體的聲音,改進和豐富自己的叫聲,但由於虎鯨的語言複雜而多變,幼仔要完全掌握成體的“語言”,至少需要花上5年多的時間。

虎鯨為多配性的。在西北太平洋,多數在5~7月間進行交配。在東北太平洋,它們大多在10月至次年3月間産仔。雄性性成熟體長5.2~6.2米,雌性性成熟體長4.6~5.4米。雌性在11~16年間生産第一個可存活的仔鯨,在北太平洋記錄的最小的新生仔鯨長2.28米。産仔間隔約5年。雌性約在40齡時停止産仔,其後生殖期平均約10年,可延長到30年以上。平均壽命估計達80~90年。雄性約在15齡達性成熟,平均壽命約29年,最大壽命約50~6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