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章 中秋節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第七章 中秋節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轉眼間,就到了中秋佳節,這一聯千古名句雖然寫的是重陽,不過現在誰知道,它們的命運掌握在徐清手裡,就算讓它是成為清明節名句也只是舉手之間。

中秋節起源於漢代,到唐被定為全國性的節日,要放專門的中秋假,一般是玩3天。此後,在漫長的歲月裡演變成為重要的民俗節日。當然,說到古人的休假,多指古代官員的休假,其他人如農工商三業沒人給他放假,最多是吃頓好的。

徐清當然也算得上官員了,畢竟是吃皇糧的,雖然只是一個看門的,關二爺當了神仙不也是看門麼?

聽張中談起,一個首級一百多錢,一石粟米。而徐清這次能有三百錢兩石米,還有一個僕從,張中說因為徐清差點就是中男了,博興是大縣,到時候還能授幾十畝地,還是免稅的那種。

徐清每天掰著手指頭算日子,怎麼賞令還不下來?總唸叨最好三十畝地一頭牛,送個小美妞最好不過了,千萬別送大媽子。

三十畝地,徐清是不會種的,只能租給別人種,一年能收三四石糧食,要是狠心當回胡漢三還能更多。

徐清美滋滋的幻想這以後的地主生活,到時候再娶個地主婆,收個姨太太,美滴很。然後生兩個胖小子,給他做冰棒吃……

還要起一所大宅子,栽幾顆桃樹,後院種花,挖個大池子,拿圍牆圍起來,關起門來可以和地主婆嘿嘿嘿……

只是徐清的地主大業恐怕要落空,因為唐初的時候,地廣人稀,家家戶戶有田,沒人稀罕租別人的田,倒是府兵們常年在外,家裡的田自己種不了,只能讓別人幫著種。這樣收的地租就很少很少,當然除了那些爵田,勳田,官田是天生的租戶,他們是隨著土地分給了別人當租戶的。

而且唐朝農民使用宅基地也受限制,每三口人最多佔一畝,不能超標。

在唐朝,土地屬於國家,也就是皇帝,國家向農民授田,農民向皇帝交佃租,普天之下都是皇帝的佃戶。一年每個男丁,要繳納租二石、絹二丈、綿三兩。

唐朝授田按戶口,一個家庭的人數越多,分到的田地也就越多,在唐朝,授田是有年限的,一男性農民從成丁十六 歲或者十八歲那年從國家那裡分到土地。

地多的縣有上百畝,地少也有幾十畝。當然地多不一定都是耕地,還有林地,甚至寸草不生的,總之耕地大約三四十畝一個男丁。

六十歲那年必須再把土地還給國家,只享有四十多年的使用權;在唐朝,農民耕種的田地分為兩類,一類可以繼承,叫永業田,相當於後世的自留地;另一類不能繼承,叫口分田,相當於責任田;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