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後笑而不語,還是那副雲淡風輕的樣子。
我忽然明白了:“聖上早就猜到是您把玉璽藏起來了?”
聖後眼中盡是笑意:“心照不宣罷了。”
原來如此,難怪眼高於頂的聖後,會選擇跟聖上在一起。
我跟她一起笑了起來。
玉璽呈上去後,果真如聖後所說,聖上對這件事只是心照不宣罷了。
不過找到玉璽的功勞卻是實打實落在了我身上,聖上為了嘉獎我,將文嫻封為縣主,待我百年之後,文嫻還能破例以女子之身,繼承我的郡主之位。
我空手而來,滿載而歸。
回到西北後,文嫻再次提及,要去西戎遊歷。
我年紀不輕了,害怕再過幾年,沒有太多精力長途跋涉,再加上京都一行,文嫻被封為縣主,又給了我幾分底氣,我便帶著她去了西戎。
烏丹以烏丹王的名義熱情接待了我,宴席之上,他熱情客氣,卻始終沒有向文嫻透露半分她的身世。
其他西戎人大概也受到了他的叮囑,閉口不言過往。
故地重遊,果真如烏丹所說,西戎大變了樣。
他們不再穿獸皮草鞋,而是穿著大禹朝的衣物布履,隨處可見大禹的生活氣息。
也不再蠻橫無理,弱肉強食,人與人之間相處,受到了禮儀的約束,免去了許多紛爭毆鬥。
西戎的女子也不再賤如牛羊,尤其那些學會了紡織製陶的婦女,憑藉手藝賺錢,頗得尊重。
我帶著文嫻馳騁在草原上,看風吹草地,牛羊垂首,感受著天高地闊。
看到我的西戎人熱情地用大禹話對我打招呼,我便用西戎話也向他問好。
那一刻,我放下了所有執念。
天下一家,無外如是。
烏丹策馬追上我道:“多虧有你。”
我不敢居功,直言不諱:“是聖後告訴我,文明交融,天下一家,才有了放下仇恨,奔赴西戎的文秀。”
說到這兒,烏丹忽然道:“我帶你去個地方。”
我們長途跋涉,來到了西戎最靠北的地方——庫坨部落。
原先茹毛飲血的庫坨部落人竟然學會了用火烤肉,讓我大吃一驚。
烏丹指著部落前的一塊兒石碑道:“你看。”
我定睛一看,上面除了庫坨部落幾個字,還刻著:
首領顧玉,大禹朝一品鎮國公,天下第一偉女子也!
我大笑起來:“天下第一偉女子也,她當得起!”
喜歡玉謀不軌請大家收藏:()玉謀不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