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八章:幽靈

很難把這樣的場景,和這些人類中最具權勢的強者們聯系起來,但是這真的發生了。

約翰康納,用他超越了天網認知的、驚人的策略,和自己的生命,換來了人類在被天網滅絕之前,最後的喘息機會。

赫爾格適時的插話,使得大家從悲愴的氣氛中暫時擺脫了出來。

他指出,根據掌握的情報,由於核心資料受損,短時間內天網會保持防禦的戰略態勢,人類的生存空間受到的擠壓強度將會大大降低,資源的佔有率也將會停止下降。

當務之急,是珍惜這珍貴的時機,把人類暫時佔據的優勢最大化。

但是,隨後,關於人類將何去何從,六人之間,發生了激烈的爭論。

長久以來,抵抗軍的中樞過於習慣康納的權威,在沒有康納的情況下,在重大問題上很難達成一致。

赫爾格對現狀也無能為力,他知道,短時間內,康納留下來的體系足以制衡暫時變弱的天網,可是關於未來,他同樣是一片茫然。

第一次六人會議以未達成任何一致而告終。

會議結束時,赫爾格分發給了其餘五人每人一份絕密資料。

這是他在對馬裡亞納海溝的突擊行動之後,整理康納的遺物時,發現了康納留下的秘密計劃。

赫爾格和所有人一樣,期望這些資料裡,能找到約翰康納留給人類的希望,能繼續帶領人類走出眼前的困局,徹底擊敗天網。

但是資料經過了繁複的加密,赫爾格並沒有破譯成功。

記過反複的考慮,他將資料一分為五,給其餘每位領袖,每人發放了五分之一的資料。

隨後,在赫爾格召開的全球國家及地區級以上指揮官參加的核心會議前,巴斯特找到了他,稱自己成功破解了康納的計劃!

赫爾格為之一振,就像在黑夜裡看見了指路的明燈一樣,他希望,巴斯特能帶來期盼中的好訊息。

赫爾格壓抑著激動的情緒,用幾乎顫抖著的聲音,在會議一開始,就宣佈:

由巴斯特副總指揮親自向大會彙報重要內容!

“幽靈”巴斯特正式登場。

他身高中等,身材消瘦,一頭銀灰色的短發。

然而,大家通常都不會首先注意到這些,所有人第一眼看到巴斯特,都會受到極大的驚嚇。

他全身的一半以上都是由仿生機械構成——在這個時代,透過這些技術複健的人類並不少見。

罕見的是,他絲毫不加以掩飾。

他的仿生軀體全部是裸裝!

出於人類的本能,接受仿生軀體移植的人,都會對這些昂貴的部件加以保護和裝飾——為了安全,增加可靠性和延長使用壽命;也為了提高生存質量,及自體適應性和美觀等特殊的心理需要。

他本人正是這一領域的頂尖專家,他的四肢,以及軀幹的大部,都由仿生機械構成,而且,所有新技術,他都會首先在自己身上測試!

所有人都深信不疑——終有一天,“幽靈”巴斯特副總指揮,只會在這具仿生軀體裡保留腦組織——如果可能,除了靈魂,也許腦組織也會被置換。

這也是“幽靈”這個綽號的由來。

安娜作為觀測官,負責會議的資料記錄,現場聽到了“幽靈”接下來的報告,使她和所有人一樣,感到極度震驚。

未經赫爾格允許,以及六人會議的透過,巴斯特在報告的最後,突然提出,根據康納的計劃,已經有了可行的應對天網之策,他將之命名為“融合計劃”。

“融合計劃”是一項逆向進化工程,是針對天網類人化進化的應對方案:將人類的情感和思維特徵具體化,編為特殊活性程式碼,植入天網,用人類的本原逐漸融合和消滅天網。

假設,目前對於天網,人類是被判定為陽性的、類似於病毒的存在,透過融合計劃,逐步把整個天網都感染成“陽性”,使其徹底喪失自我意識。

他還指出,已知的最可靠的感染方式,就是以人類的活體作為載體,從而突破物理屏障,將活性程式碼植入天網。

大家用了很久,才明白過來,“融合計劃”的實現,需要犧牲大量的人類——在短時間內向天網投放數以億計的經過處理的人類的活體——才能在瞬間達到最大的感染效果……

極度震驚下的赫爾格,當即徵求其餘5位領袖的意見,是否對除了包括自己在內的共6位全球級指揮官外,對所有參會者啟動應急程式,抹去了他們對於巴斯特報告的全部記憶?

這種做法在非常時期已經被多次證明是必要,而且行之有效的。

但是讓他和羅根、以及約萬諾維奇震驚的是,其餘三人——包括巴斯特,一致反對消除大家的記憶!

抵抗軍已經來到了徹底分裂的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