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三十章 搬遷復活

鄭其生猶豫不決的說:“這麼大的一個廠搬遷,要花多少錢啊?”

“困難是暫時的,可以想辦法克服。要是不搬,那咱廠就徹底完了。” 莊漢遠是搬遷的提議者。

高原說:“既然大家都同意搬遷了,我們就要克服一切困難,完成全廠的整體搬遷。”

“可是,搬到哪兒去呢?”谷新城問道。

搬遷,意味著基建處又要有大量的工作,又可以輝煌一陣子了,他很興奮。

是啊,搬到哪兒去?大家都認真琢磨起來。

莊漢遠說:“我覺得,應該搬到鄭州去。”

谷新城問道:“為什麼不搬到北京上海,不搬到沿海大城市去,卻選擇鄭州?”

莊漢遠說:“我們搬遷,就是因為靈寶這個地方偏僻,交通不便,所以,這次應該搬到交通條件好的地方。鄭州在隴海鐵路和京廣鐵路交叉中心,位置很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高原說:“凡事兒不能想當然。先調研一下。”

於是,散會後廠裡派出幾波人馬,分別前往鄭州和沿海幾個大城市調研。一個星期後,各路調研人員回來,高原再次召開會議。

調研人員彙報說,沿海幾個城市都比較高傲,雖然對咱廠搬去表示歡迎,但是在徵地、稅收等方面,和其他企業一視同仁,沒有任何優惠。

大家一聽都失望了。不說別的,僅僅就徵地這筆開支,廠裡就負擔不起。

去鄭州的調研隊伍,卻帶回來好訊息。報告說,鄭州市非常支援新衛廠搬到鄭州來。在稅收上,在搬遷完成之前可以給免稅期。在徵地上,因為有國家法律約束,沒有辦法免費贈送,但是提出了一個變通的辦法,建議廠裡可以兼併南郊的中原窯廠。這樣,就可以不用花一分錢,得到這個廠的土地。

兼併中原窯廠,是一個雙贏的事情。

這個中原窯廠,一直以來使用當地的土地燒磚。國家實行新政策,禁止磚廠毀壞耕地,這樣一來,磚廠立刻陷於停產狀態。廠裡的幾十個人也處於失業狀態,經常去找市,請求幫助,這讓市的就業安置工作雪上加霜。所以,當廠裡談到搬遷徵地的時候,市立刻想到這個中原窯廠。

中原窯廠燒磚多年,周圍1000餘畝的土地已經成為寸草不生的荒地,無法恢復成農業用地。但是長不長莊稼,對於建設用地去沒有什麼妨礙。於是,廠裡決定將中原窯廠整體接受下來,原班人馬就地轉為新衛廠基建處職工。

高原說道:“看來,搬遷是咱們廠唯一的出路了。杜立德,你立刻給上級打報告。”

杜立德在報告來歷說明了廠裡的困境,提出搬遷要求。

1988年初,航空工業部、國務院三線辦、國家計委相繼下文批准了新衛廠的搬遷建設立項,組建鄭州航空機械裝置製造總廠,工廠代號沿用國營一二四廠。同時要求資金自籌。

基建處的職工成為最早來到鄭州新廠址的人員,也是最辛苦的人員。他們和原來煎餅過來的職工一起,從拆除磚窯和高聳的煙囪、三通一平建設開始,不斷為企業的搬遷創造條件。

誰也沒有想到,從獲得批准開始,到竣工驗收,搬遷竟然持續了十四年之久。誰也沒有想到,在完成整體搬遷的當年,不僅還清了銀行的貸款,還創造出千萬元的利潤。

一二四廠搬遷來到鄭州,馬上就接到很多上級下達的生產訂單,需要加班才能完成。全廠職工都表現出主人翁態度,意氣風發。由於經濟狀況大為好轉,廠裡按照標準住宅園區規劃,建設起數十棟家屬樓的小區。謝晉元按照待遇規定也分到了一套房子。

孩子們都成家立業搬了出去,家裡只剩下老兩口。本來,這樣的生活應該非常愜意。可是,禍從天降,謝晉元得了牛皮癬。

原本倔強的壞脾氣的山東男子漢,到了這個時候,終於忍受不住那身上的瘙癢,從來不願意去醫院的謝晉元,開始頻繁的出入幾個大醫院面板科。

牛皮癬這種面板病,號稱不死的癌症,果然名不虛傳。大醫院的面板科,甚至面板專科醫院,開出來的各種藥膏,抹到身上都不管用。有醫生建議去泡溫泉。泡溫泉也只是暫時緩解, 離開溫泉後瘙癢依舊。

一個偶爾的機會,聽有人說,有家小醫院能治牛皮癬。謝晉元於是又去了這家不出名的小醫院。結果,還是和其他醫院一樣開出來幾個藥膏。

謝晉元大失所望。出了門診部,忽然有一箇中年婦女攔住他,問道:“師傅,你是不是得了牛皮癬?”

謝晉元正在心情不好,隨口回一句:“我有沒有牛皮癬,和你有什麼關係?多管閒事兒!”

喜歡有國之民請大家收藏:()有國之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