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六十一章 【尹成澤番外】不可觸碰的傷

[我沒哭,我都笑了。她死了也好啊,這個世界也配擁有她嗎?]

[你不能怪這個社會冷漠麻木的現況,因為善良都被掐死在了搖籃裡。]

尹成澤看著那些鋪天蓋地而來的贊譽與惋惜,看到那些曾經將他人苦痛當做笑料的人露出愧怍羞慚的神情,彷彿一夜之間世界就變成了真善美的天堂,而他沐浴在善意中,心卻冷得發疼。她突然想起了她曾經說過的話——遲來的正義從來都不是正義,只是彌補而已。

林清妍的遺物中翻找出了抑鬱症的藥物,尹成澤數了數,她只服用了第一療程,之後的藥物連包裝都沒有拆開。

可能是因為曾經被流言所傷而心存了死志,可能是因為抑鬱的病情加重以至於拒絕服用藥物,也有可能是想要自己獨自對抗病魔卻沒有成功……尹成澤不知道那個人的死是真的因為大而無畏的善良還是一種因為軟弱而造成的變相自殺,但是他只感到了一種將他撕裂成兩半般的劇痛。

你說,抑鬱症患者都已經自顧不暇了,又如何能看進他人的痛楚呢?

——人性本惡,所以向善。

她憎惡惡的存在,所以她在逼迫自己成為一個“善良”的人。

哪怕與整個世界所謂的“法則”為敵,她也只是堅持自己想要堅持的——哪怕被傷害、被誤解、被嘲諷、被冷待,她也堅持自己的路是對的。

苛待她的不是這個世界,而是她自己。

尹成澤參加了林清妍的葬禮,因為一場慘烈而轟動性十足的死亡,她的葬禮稱得上隆重,前來悼唁的人擠得街道水洩不通。尹成澤穿著一身黑色的西裝,看著葬禮上哭暈過去的崔靜妍,他也說不清楚自己心中泛起那一絲哀傷究竟是憐憫還是感同身受般的悲意,所以只能選擇沉默。

那人行走在自己為自己劃定的大道之上,向著遠處的明光邁進,堅定、執拗、不會讓自己因為任何事物而動搖、停步。

她不畏懼身周的黑暗,不畏懼一切陰謀詭計,甚至不畏懼可能到來的死亡。

她的堅定與強大會引起無數人的矚目與仰望,會令人心生愛戴與憧憬,但是她不會因為任何而停留,她會選擇越走越遠,為了自己的信念與堅持。

善良,是心性純良、溫和寬厚,但是那個人不是,如果她是一個“善良”的人,她不會這樣毫不猶豫地選擇犧牲,選擇毀滅作為終局。

徒留下為她而感到傷痛的人。

她缺乏同理心,缺乏發自內心的良善,她只是太過堅定,所以認定“善良是對的”,所以就去做了。

如此而已。

後來,尹成澤和自己的父親一樣成為了一名救死扶傷的心理醫生,專門開解人心的晦澀;而崔靜妍成了一名幹練颯爽的律師,走南闖北地打抱不平,懲奸除惡。多年之後的同學聚會上,他們再次相遇,彼此相視一笑,卻都從對方的身上看見了熟悉的影子。

他們都受一個人的影響,太深。

——就像一道無法痊癒的傷,不可觸碰,疼痛,卻讓他們清楚地明白如何為人。

作者有話要說: 【關於林夕的人設】

有讀者跟我說,林夕的形象很矛盾,感覺變化很大,但是說不清楚她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我給大家簡單地說一下吧,我之所以說林夕不是個傳統意義上光明屬性的人,是有原因的。

在第一個世界的時候,大家應該有發現,林夕追逐力量、超現實的事物不是因為慾望,而是為了更高的自我。

林夕貪生卻不怕死,她得到力量是為了改變命運,但是她想要的不僅僅是讓自己活著而已。

我對“善良”的解讀,是指心地好,人純善,具備著豐富的同理心,會因為別人的苦難而傷心、悲哀、痛苦。比如尹成澤,他就是一個傳統意義上善良的人,他會因為別人的痛苦而悲傷,會為別人的不公而伸出援手,這種因為感情而衍生的行為,叫做善良。

但是林夕不是。

她不是個善良的人,她只是個堅定的人而已。

簡單來說,林夕是沒有同理心的,她不會去在乎別人的痛苦和悲傷,她能看清別人的內心並且一針見血地用出嘴炮,但是她的判斷是理智而非感性的,說白了,她知道受害者很慘很痛苦,但是她無法感同身受。

這也是為什麼她會一次次死在葉青面前的原因,她知道自己活著才是對所愛之人的負責,但是她還是堅持要做自己覺得對的事情。

林夕所謂的“自我”,其實就是一種要求自己向善的過程。她做善事,不是因為她同情別人,而是因為她覺得這麼做是對的。

她討厭人性之惡,所以她認為自己應該當一個“善良”的人。

而且大家應該可以發現,林夕對自己的苛求已經到了一種潔癖的地步,她覺得“惡”是一種罪,連帶著對以前的自己也産生了厭惡。

她不知善惡,只知對錯。並且認為自己想要成就更高的“自我”,就應該從來不“犯錯”。

……就是這樣一種,神經病一樣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