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衣大炮,原稱作“紅夷大炮”,200多年前由歐洲製造的前裝重型滑膛炮改造而成。最開始由海上馬車夫荷蘭傳入中國。紅夷者紅毛荷蘭也,所以明朝將所有從西方進口的前裝滑膛加農炮都稱為稱為“紅夷大炮”。後來也稱為紅衣大炮,因為明朝官員往往在這些巨炮上蓋以紅布。紅衣大炮炮管長,管壁很厚,敦實笨重,適合攻守城用。明天啟七年1627年),在寧錦之戰中,後金大汗清開國皇帝皇太極率領大軍圍錦州,攻寧遠。明軍紅衣大炮發揮巨大威力,重創清軍,皇太極也傷於紅衣大炮炮口之下。此戰之後,紅衣大炮名聲大噪,清軍、明軍、以及在西北的喀爾喀蒙古、衛拉特紛紛引進紅衣大炮。但因其造價昂貴,耗材靡費,笨重遲緩等原因,與衛拉特軍靈活機動的特點不符,因此衛拉特並未大規模運用,只在伊犁城城牆佈置有少量的紅衣大炮。
“我們總不能去把伊犁城的紅衣大炮拆下來,裝在這裡吧!”巴音說道。
阿成笑笑,介紹了一位工匠給巴音認識:“這是特納,來自遙遠的歐洲瑞典,我們從沙俄把他救出來。他答應幫助我們造火器。”
此行阿成帶著特納一起來,讓他協助巴音建造紅衣大炮。特納對於火器很有研究,將由他主導製造火器。需要什麼材料,器具等,則都由阿成安排統一採辦。
巴音說道:“這下別失八裡真的成一座密不通風的堡壘了,只是得花不少錢吧?”
阿成笑道:“又不用在城牆上擺滿大炮。再說了,造出來了也能賣給別人,目前紅衣大炮在衛拉特還是稀罕物件。”
“可是咱衛拉特不怎麼用紅衣大炮的。”巴音問道。
“那就賣給清國唄。誰願意出錢,就賣給誰。最好衛拉特與清國大打出手,才好居中大發其財。”小樓笑著說道。
巴音猶疑的看著阿成。
阿成笑笑,沒有理會小樓。
唐努烏梁海之戰,沙俄火繩槍兵給阿成留下了深刻印象。特納說沙俄武器還是落後,當時他們裝備的都是火繩槍,如果他們都裝備了最新的燧發槍,衛拉特不一定能贏得戰爭,即便贏了,也是傷亡慘重。
特納介紹說最新的燧發槍,首先裝備於歐洲的普魯士,本就善戰的普魯士有此利器,更是如虎添翼,大殺四方。所謂燧發槍,即是利用擊錘上的燧石撞擊産生火花,引燃火藥,發射彈丸的火槍。這種擊發方式與傳統的笨拙的火繩槍迥異,同時燧發槍採用了新的裝填方法,用浸蘸油脂的亞麻布或鹿皮片包著彈丸,裝入膛口,用以減少摩擦,不僅加快了裝填速度,而且起到了閉氣作用,精度隨之提高,射程隨之增加,威力隨之變大。
以前的火繩槍,透過點燃火繩引燃火藥,十分麻煩,且耗時長,常常火繩還在燃燒,敵人已然殺到身前,且士兵需要隨身攜帶火繩,放一槍,就要添一根火繩,要是雨天、或是別的原因火繩不慎沾水,那火繩槍就與燒火棍無異了。同時火繩槍的裝填方法非常的麻煩,裝填彈丸時,需將彈丸放到膛口,用木榔頭打送進槍,再用抽條壓實。這系列動作,是非常浪費時間的,在戰場上,浪費時間就意味著浪費生命。
燧發槍,精度高,射程遠,威力大,但對加工技術、精度、材料、火藥的要求較高,不易製造,而且價格昂貴,一支槍,需要50騰格銀子。
錢不是問題。主要在於武器較難獲取,目前燧發槍主要由西歐各國製造,可以買到,但是需要穿過沙俄領地運送過來,目前沙俄與衛拉特交惡,是不會任由先進武器流入衛拉特的。
不過和特納商議一番後,還是想到了辦法。阿成的商隊從歐洲採辦武器回來,路上就拆分成零件,分批運送回衛拉特,這樣可以躲過沙俄的盤查。到達衛拉特後,由特納這邊組織人再重新組裝成槍。
先期只運送來了10杆槍,都帶來了別失八裡。
城牆上試槍,諸人都為燧發槍的威力所震懾。
晚飯後,阿成與巴音私下說道:“以後特納就在別失八裡,他對火器興趣極大,廢寢忘食,他配合你把別失八裡打造成銅牆鐵壁。另外,你這裡也會成為一個武器製造的大本營。還有,你現在有多少兵?”
巴音說道:“從塔爾巴哈臺帶來了2000騎兵,這兩年又招募了1千,只是與沙漠之狐的纏鬥,陸續死傷、離開了一些,目前還有2500騎兵”
阿成點點頭,說道:“你經營好這裡,同時好好練兵,後續陸續有些武器到這裡,準備把他們訓練成持燧發槍的精騎兵,有沒有信心?”
巴音笑著說道:“有了這2000持槍的騎兵,怕是天下無敵了。”
阿成笑了笑,說道:“你處在這要沖之地,關鍵在於韜光養晦,別鋒芒畢露的。這次我來了處理完沙漠之狐後,接著最大的威脅就是東邊的清國了,總得想想辦法才好。”
巴音點點頭。
薩喇爾確實沒有摸到沙漠之狐的“狐貍毛”,甚至連他們的影子都沒有找到。3千人的隊伍在古爾班通古特沙地裡轉來轉去,最後饑渴難耐,不得不退出來。
巴音告訴阿成,說上次被劫的是運送一批鹽、茶的商隊,本來是想穿過古爾班通古特沙地運往杜爾伯特部的,哪知這條偏僻的道路,被沙漠之狐偵查知悉,劫走了貨物不說,還扣留20人的商隊。
阿成詢問沙漠之狐的基本情況,然後又問了他們之後有沒有截獲別的商隊。
巴音說他們另外劫了兩批喀爾喀和準噶爾商隊的,運送的是牛羊皮料。
阿成心裡盤算著,吩咐巴音去準備一批食鹽和磚茶。
巴音有些疑惑的看著阿成。
小樓說道:“要和沙漠之狐交涉,首先,得找到沙漠之狐再說。他們來無影去無蹤的,最好的方式,是讓他們來找你。想必方公子已經算定他們的食鹽和磚茶消耗的差不多了。”
食鹽是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須品,對於草原民族來說,還有一個必須品,那就是磚茶。
衛拉特人肉、奶食品吃得較多,蔬菜較少,磚茶,其湯如琥珀,滋味醇厚,香氣純正,獨具茶香,也是製作奶茶的必須品。長期飲用磚茶既可消食去膩,幫助消化,並起著一定的保健和病理預防作用,故在衛拉特地區有著“寧可一日無肉,不可一日無茶”之說。
巴音這邊準備妥當,阿成帶著小樓,還有部分食鹽、茶等物資,15個人的隊伍沿著之前被劫的道路行進,他們計劃這次還是“被劫”,阿成希望一勞永逸的解決沙漠之狐的問題,並為此準備了讓沙漠之狐無法拒絕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