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三節 一朝驚夢醒 半世雨打萍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夜深了,人靜了。

房門傳來了“咚咚咚”輕輕的敲門聲,似乎生怕聲音大了會吵到人一般。

阿成愣了一下,他還不太習慣清國這邊進門敲門的習慣。在衛拉特,有事直接掀開氈房門簾進去就是,沒有這些繁文縟節。

“進來吧”他說道。

門“吱呀”一聲開了,一位姑娘端了一盆熱水進來,放下熱水,轉身把房門關上,然後把熱水端到阿成身前,姑娘示意要服侍他洗腳上床休息。

阿成沒有讓別人伺候的習慣,說道:“我自己來就行。”

姑娘捧著毛巾,站在旁邊,阿成看著她。

姑娘十七歲,典型的江南女子模樣。靈秀如畫,靜謐如詩,溫潤似玉,彎彎的眉,脈脈的眸,少一分成熟女子的性感嫵媚,卻多一分少女的雪膚花顏,像一朵尚未完全綻放的花骨朵,惹人垂憐。

看著她溫文恬靜的模樣,你根本想象不到這朵花骨朵曾經遭受過怎樣的風吹雨打。

姑娘叫楚婉兮,名字取自詩經“有美一人,清揚婉兮”,父親楚閆礱ong)本是杭州的一富戶,經營者一家印刷坊,家中雖不是鉅富,但也衣食無憂。楚婉兮幼年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不曾想一場空前浩劫摧毀了這個原本幸福美滿的家庭。

起因與一本書有關,書名叫做《明史輯略》。

卻說明熹宗天啟年間,內閣首輔朱國禎受魏忠賢排擠,告病回到老家浙江。賦閑在家無事,朱國禎便著書立作,寫有《皇明史概》並刊行,還有未刊行的稿本《列朝諸臣傳》。

明亡後,浙江湖州有個叫莊廷龍的富戶,他是個盲人,受“左丘失明,厥有國語”的鼓舞,也想搞一部傳世史作。但他自己文墨不暢,也不通曉史事,於是出錢從朱國禎後人處買來未刊行的史稿,並延攬江南一帶有志於纂修明史的才子,補寫崇禎朝和南明史事,該書即為《明史輯略》。

《明史輯略》在敘及南明史事時,仍尊奉明朝年號,未採用清國年號,似有不承認清國的正統之嫌。此外,書中還多有提及為清國當權者忌諱的事,如明末建州女真屬明朝附庸,直呼努爾哈赤的名字並稱其為“奴酋”,細敘明將李成梁殺死努爾哈赤的父祖情形,並斥罵降清的吳三桂、尚可喜、耿仲明為“吳賊”、“尚賊”、“耿賊”,還有,寫清軍入關用了“夷寇”等詞語

這部《明史輯略》刊刻後,流傳於民間,起初並無事,清廷也未注意到這本書。後來有幾個遊手好閑之人,想去敲詐莊廷龍,說這本書有大不敬之語,讓莊廷龍花2千銀子,他們便不計較,否則他們便報官。莊延龍虛與委蛇,然後私下花錢買通官府將敲詐者逐一抓到監牢,此事似乎告一段落。不想一個叫吳之榮的小官,沒有收到莊延龍的銀子,覺得受到了輕慢,一怒之下講此事捅了出去,告到了京城。

清廷聞訊,對書中諸多“大不敬”之語震怒不已,頒旨嚴究。於是與《明史輯略》有關連的人皆大禍臨頭。主犯莊延龍,被株九族,其他所有撰稿者、作序者、校對者、抄寫刻字者以及藏書者,皆難免於難,或淩遲、或杖斃、或絞死,前後牽連近千人,株連極廣。

人間天堂慘淪為血腥地獄。

楚婉兮父親因參與《明史輯略》刊印,舉家成年男性被屠戮,母親、姐姐及其他成年女子被發往寧古塔為奴,自此生死未蔔,音訊杳無。而楚婉兮年幼,則被賣往教坊為妓,學習琴棋書畫,學習音律,當然了,還有如何伺候、取悅人。

至於之後楚婉兮與阿成的相識,則還得從汪子相說起。

汪子相建議阿成好好物色幾個年輕姑娘,打造出風華絕代的美人,作為青樓的招牌,阿成深以為然。這其實就像賣商品一樣,擺在臺面上的,永遠得是品相最好的商品才好賣。

阿成來到江寧最大教坊,找到老鴇,要挑選尚未出閣的姑娘。老闆娘叫來了所有的姑娘,一水的十五、六、七歲,一水的嬌豔欲滴。

老闆娘逐一介紹每個姑娘的身世、特長,當然了,還有價格。阿成對其中一個略顯沉靜的姑娘挺有興趣。

老闆娘介紹說:“她十七歲,模樣可人,身段極好,只是被教坊中一個燒炭小子的汙了身子,不然她的初夜一定能賣上大價錢。”

老闆娘有些猶疑,但似乎也不敢欺瞞汪子相介紹來了貴賓,掀起姑娘裙擺,說:“這個姑娘父母、親人皆無,來到教坊後倔強不服管教,因而沒能纏得‘三寸金蓮’”她指著姑娘正常大小的腳,說道“沒有了玲瓏小巧的腳,不容易賣出去,也賣不上好價錢,所以……所以她只值400兩銀子。”

阿成笑了笑,看著姑娘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姑娘說道:“奴婢名叫楚婉兮。”

“‘有美一人,清揚婉兮’名字倒也別致,你父親是個文化人吧?”阿成點點頭說道。

“方公子可別這麼說,她的父親就因為那個《明史輯略》而獲罪的”老闆娘不安的說道,“再說了,讀書有什麼好,男人被戴鐐屠戮,女人被賣身為妓。左右都是服侍人的命,到不若樂天知命,得過且過,快活一天是一天,費那閑工夫遭那罪讀書作甚!還有,你看,來我們教坊狎遊的多是粗鄙之人,又有幾個是正經讀過書的?有錢就是大爺。再者,即便讀過書又怎樣,‘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

鴇媽說到激動處,便滔滔不絕,見阿成只是笑著看著她,倒有些難為情,說到:“哎呀,說到讀書,我就一肚子牢騷,方公子可別見怪啊。我呀,也是被嚇倒了,被坑怕了。平日裡,也樂得和不讀書的人打交道,左右是各取所需,也省了好些麻煩。”

在一旁的巴圖聽著不道:“我家方公子就是讀書人!”

鴇媽笑了:“看得出來,方公子和汪公子都是有本事的人。不然也做不成這麼大的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