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瞪口呆地看著面前的那臺實驗裝置,戴維克教授張大著嘴巴開合了許久,才用艱難的語氣開口說道。
“這是……什麼東西?”
那是一座約莫有兩人高的圓形金屬球,在球殼的表面上可以看到果露在外的拳頭大小的鉚釘,以及各種管道和介面。
單從結構上來看,它和已經被掃進歷史墳墓裡的國家點火裝置(NIF)非常像。
而事實上,它也確實是基於類似的技術理念設計的。唯一不同的就是,它不是用來模擬核爆的,而是用來產生Z粒子的。
“Z粒子鍾,我們可以透過它來產生Z粒子,”看著那座金屬巨蛋,陸舟的臉上露出了一抹略帶得意的笑容,眯了眯眼睛繼續說道,“雖然有著昂貴、不可回收等等一系列的缺點,但它絕對足夠可靠。”
根據他的計算結果,只有當兩顆鉛離子以1.25Tev的能量碰撞,才能夠讓Z粒子從高維度向3維空間釋放750Gev的能量——即,產生震盪的Z粒子。
這種裝置在啟動之後,能夠在非常狹小的反應室內產生堪比恆星的能量,從而積壓位於反應室中心的鉛芯,推動電離的鉛離子在摩擦和擠壓中發生劇烈的碰撞,從而使Z粒子不斷地從高維向著低維跌落。
由於它的能量會在一分鐘之內全部釋放,在產生Z粒子並擾動引力場的同時,龐大的熱量也會摧毀掉這臺裝置本身,因此這玩意兒在一次實驗之後基本上就報廢了。
順便一提,這臺裝置的造價大概在2億元左右。
而一次實驗,大概會消耗兩顆。
這麼燒錢的物理學實驗,也只有IMCRC能夠做的起了。
“可是……我還是不明白,你是如何在這麼短的時間裡把這東西造出來的?”看向了陸舟,戴維克教授用難以置信地語氣說道,“從會議結束到現在……也才過去不到兩個星期吧?”
可以說,這是最令他驚訝的地方。
如果是花上一年的時間造出的這玩意兒,他或許還不會很驚訝。但兩個星期的時間,未免也太誇張了點。
“因為高新技術園區強大的工業能力,以及……我們的智慧製造理念。只要有材料,加工條件符合,這座園區可以在很短的時間裡將圖紙變成現實,就像3D印表機一樣。”頓了頓,陸舟繼續說道,“至於設計的工作,在更早一些的時候我就已經搞定了。”
對於曾經的可控聚變工程總設計師而言,設計一套鐳射點火裝置並不是什麼很難的事情。尤其是現在他的工程學等級已經是LV7,和當初不可同日而語。
且不管已經震驚到說不出話來的戴維克,站在他旁邊的衛教授,從踏入這間廠房之後便沒有說過一句話。
盯著那臺Z粒子鍾沉默了好久,他才收斂了臉上震撼的表情,感慨說道。
“如果這臺Z粒子鍾真的做到了……整個世界都會被它改變吧。”
“也許會吧,”陸舟笑了笑,“不過我對它的期望,更多的還是在未來。”
衛宏:“您打算什麼時候送它去火星?”
陸舟想了想,開口說道。
“發射計劃將在月底之前啟動。”
“如果一切順利。”
“我想在春節之前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