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89章 百年前的畫卷

曾是一個荒涼不毛之地的河岸小村子,在八大氏族遷徒落戶之後發生翻天覆地的鉅變。

那源於祁山嶺、終於燕峽嶺的未知名河流被賦予生活之源的美譽。因八大氏族的族人們繁衍生息,溪河有了名字——瓷河。

小村子的十幾戶村民與遷徒來的八大氏族的族人們融為一體,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大氏族,第三代子孫真真正正成為族人,受強大氏族的庇佑。

瓷裕鎮四面環山,八面有嶺。山中礦土豐富,嶺中果樹遍地,瓷河澆灌的耕田種什麼皆大豐收。短短三十年,當初十幾戶的小村子變成萬餘人的通商重鎮,八大氏族的族人們以制瓷、通商、耕種為生。

瓷裕鎮被瓷河一分而二,卻不是真正意義的平分。河東偏少,河西偏多;河東居住的商賈鄉紳居多,河西居住的百姓販夫居多。

第一代族長們曾請來一位雲遊四方的風水師,夜觀天象以星辰丈量瓷裕鎮,定下四大堂的方位庇佑八大氏族百年興旺、子嗣綿延的吉兆。這四大堂,正位於瓷裕鎮的中心。

四大堂,它們的華麗恢弘已無言可贊。若將畫中的四大堂建起來,那勝似天宮仙境亦不為過。

慄二老太爺眯起昏花的老眼凝睇畫中的四大堂。衍盛堂、仙娥堂、賢德堂、隆福堂,畫上的四大堂呈“王”字,能看出第一代族長們的雄心壯志。如今,除衍盛堂未改名,其餘三處皆被改了名字。當年第一代族長們的宏偉大願也變了味兒。

“慄二老太爺怎會在這兒?”

偶然路過後院的莫族長髮現舊庫房裡有燭火亮,便喚出一名護衛跟隨他一同進來。原以為是盜賊,或瓷源堂裡哪個手腳不乾淨的管事來偷。沒想到堆疊高至屋頂的大箱子後面,站著一位花甲老人。

慄二老太爺嚇得手微抖,險些摔掉託在手裡的燭臺。他回首眯眼一看,板起臉訓斥:“你這臭小子走路都不帶響兒的,嚇死老頭子我,你罪過就大啦。”

“哈哈,慄二老太爺勿動怒,我作揖給你賠不是。”

莫族長規規矩矩鞠躬作揖賠禮,算是撫平慄二老太爺的不滿。他恭敬地雙手接來燭臺放到旁邊略高的大箱子上,瞟一眼展開的畫。

“慄二老太爺,這畫是哪兒來的,我從未見過呢。”

“你們這一輩兒無人看過它。我們這一輩兒僅有四人看過,如今二人已逝,莫老二在江南頤養天年,真正能記得它的只有我啦。”

慄二老太爺那隻用帕子裹住的右手在畫上輕輕撫摸,昏花老眼飽含慈愛,彷彿對待自己最疼愛的兒孫一般小心翼翼。

莫族長躬腰低首,仔仔細細地觀察,發現畫中的許多景緻很熟悉,有些建築似曾相識。但與現實中的建築相比,畫中的建築更加輝煌華美,勝過京城的皇宮九城。

莫族長在畫的右上角看到一處熟悉的村落,高高的石牌樓上雕鑿著四個朱漆大字:莫氏族村。他驚愕地睜大眼睛再仔細察看一遍,石牌樓的雕紋與現今莫氏族村的石牌樓一模一樣,連門柱上的八層團雲紋的位置亦毫釐不差。

指著畫上繁華的鎮子,莫族長驚訝地問:“這是咱們的瓷裕鎮?”

慄二老太爺投給他一個“廢話”的鄙夷眼神,駝著腰、眯縫眼,繼續欣賞畫中的繁華小鎮。

莫族長看到畫中的瓷裕鎮和莫氏族村,猛然想起自家的老私庫裡也藏著一幅畫。

喜歡術盡榮華請大家收藏:()術盡榮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