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小芒那時候不懂,還盼望著父母總有一天會回來接她,她會和其他的孩子一樣有爸爸有媽媽護著。
現在,她卻不這麼想了。
她的父母,可能早已經不在了,不會再來接她了。
所以,她才會在外公家長大成人,然後終其一生也沒得到過他們的任何訊息。
不在,就不在吧……
那她就守住還在的人。
陸小芒暗暗地下定了決心,反手用力地握住了外公的手指,大踏步地向前走著。
紅星村一大隊二大隊共一百零九戶人家,一大隊六十多戶,二大隊四十幾戶口,兩個大隊合併在一處設立的伙食團,伙食團設在沙園,伙食團門口的黃泥巴牆上用紅色顏料刷著兩行大字:公社的青藤連萬家,社員都是藤上的瓜。
大飯堂十分簡陋,但比普通民房更高大敞亮,可排開擺數十張飯桌。
豐收巖上的鈡聲一響,就代表飯點到了,收工後的老老少少都自帶碗筷趕到食堂,伙食團的師傅把甑子抬到院子中間一放下,男女老少就迫不及待的圍了上去,開始搶飯。
剛開始甑子的上層都是白米飯,越往下則是飯少紅苕土豆啊什麼的粗糧塊多,大家都想要吃白米乾飯,所以飯一抬出來,那搶飯的人就跟打仗一樣把怕桶子團團圍住,爭先恐後的往碗裡盛飯。
離學校路遠的學生娃娃,和下工遲走路慢的村民,往往就趕不上飯點,只得趕上什麼吃什麼。
紅星村雖然地處偏遠,但是土地還算肥沃,產出的糧食也不少,所以在羅光明的小舅子葉洪當伙食團團長之前,伙食團中午這一餐都是煮的乾飯。
後來,葉洪當團長之後,說是村民們搶刮頭層白米飯,搞得後來的村民和學生娃都只能吃紅薯,這樣做不公平。
而他想出來的所謂公平的法子,就是供應稀飯,不管你怎麼撈也撈不到多少米的稀飯。
這樣的稀飯,自然沒人搶,因為越先打的人粥水越多米粒越少。
每到了吃飯時間,大家都不願意先去打飯,開始互相推讓了。
這樣也不行啊,所以乾脆就按工分定量由伙食團的人打飯給大家吃。
往日一鬨布上的場景不復存在,伙食團竟然出現了秩序進餐的場面。
葉洪把這事當作光榮事蹟,還讓隊長羅清明上報給公社幹部,得了封表揚信。
得表揚信的葉洪就越發的在這方面放飛自我了。
伙食團的飯是越來越清可鑑人,社員們的身形也是越來越苗條了。
每年上繳出去的糧自然而然的就多了起來。
紅星村還因此被評上了先進,有小道訊息說,各村各社都在學習這種作風,公社幹部還定了過幾天帶各村各隊的代表過來參觀學習經驗!
來遲走慢的陸小芒和外公在伙食團轉悠了一圈,喝了兩碗漂著幾粒米的稀湯之後,就連走路一邁步子都似乎能聽到肚子裡有水聲在哐當哐當響。
“外公,吃這樣的伙食,大家還挑得動擔子幹得動重活麼?”
喜歡八零天後小軍嫂請大家收藏:()八零天後小軍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