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九十九章:你的大志呢

四個字,叫李斯打了個顫,禮樂是為古禮,顧楠這四個字可謂是大不敬。

但是說的又實在準確,在這紛亂戰世中。

如何不是禮樂崩壞?

這如何不是他想要說的?

李斯欣喜地看著顧楠,像是找到了知己,接著問道。

“那先生覺得,養德可行?”

養德

說實在,顧楠確實不擅長這種育人的說法,但是既然別人問了,她總得有個答案。

思索了會兒,她還是搖了搖頭。

“德行固重,但終是君子之道,大秦,要的不是一個君子,而是一個帝王。不該放在首位。”

雖然她也明白德行對於一個王的重要,但是她也不得不承認在這個時間,大秦需要的是一個能夠讓它徹底顛覆天下的帝王,而不是一個徐徐圖之的君子。

和我想的,是一般的。

李斯暗暗握著拳頭。

“那先生,你覺得什麼最好?”

這是最後一個問題,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問題。

如今秦王已到暮年,秦王子嬴柱即將繼位。

嬴子楚會是未來的秦王子,而嬴政就是秦王孫。

嬴政學什麼好。

問這個問題,等同於問顧楠,未來的秦國,如何為好。

顧楠的眼睛垂了下來,她真正開始思考這個問題。

歷史上的秦是法治天下,最終二世而亡。

但是法治天下錯了嗎?

若是曾經的顧楠,看著這個問題,定然是一頭霧水,說不出個所以然。

但是這幾年看了武安君府中眾多的兵簡和先人之說,她多少能看的明白諸子百家的各家優劣。

法治天下,理論上來說並沒有錯,甚至說到了後世法治天下依舊在實行。

錯得只是做法而已。

儒家迂古道墨不爭、兵名醫農雜縱橫陰陽不為王權。

雖然不盡為好,但法家可以說是對於封建王權來說最為適合的學說,又或者說是對如今的秦國最合適的學說。

“呵。”最終,顧楠笑了一聲,似乎笑的無奈:“先生自己的心裡沒有一個答案嗎?”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