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可能!”阿部真理想也沒想,直接就一口回絕了。就像好萊塢電影公司絕不會允許演員分成票房一樣,豐田也不可能為一項技術,付出因此增長的利潤30。因為在場的只有阿部真理才知道,這30意味著多少利益。雖然豐田依然能夠享受到70的優勢,但只要一想因此將持續不斷的為一項技術付出這麼大的代價,董事會裡的老頭子們一定能將桌子都掀翻了。
不過阿部真理當然不能說是豐田肉疼付出,而是換了個冠冕堂皇的理由道:“新技術産生的優勢很難量化,我們很難界定那些利潤是由此産生的。這種條件不利於執行,只會在未來增加沖突和合作的變數。”
“那我們可以根據機械臂的運轉小時數收費……”
“但這樣就沒有了機械臂一次投入降低運轉費用的優勢,豐田不可能答應這樣的條件。”
阿部真理只要不想答應一個條件,隨時都能找出一百個理由來否決。但真正的原因只有一個,豐田可以花一次錢購買一項産品或者服務,但不能為此持續放血。
“這樣吧,我們回到最初的條件。”侯世達嘴角微微翹起,隨即一閃即逝:“諧波傳動減速器,不管豐田使用什麼方法得到這項技術,我可以在天平上再加上一點砝碼……”
“這不是價錢的問題,而是豐田無力——”
若林健太郎出言反對,他是絕不希望中國人得到諧波傳動減速器技術的,這是由他的身份決定的。
作為rb自動化技術的權威,他的個人成就始終是站在整個學界基礎上的。中國人得到諧波傳動減速器技術,勢必會在整個自動化行業裡對rb造成威脅。當然這種威脅並非決定性的,但作為一個rb學者的“良知”,讓他本能的反對這項交易。
但侯世達和風信商定的整個戰略佈局,在軟體系統上不用擔心,可國內在精密機械製造的短板卻不容易彌補。
機械臂,或者說工業機器人的構造其實並不複雜。機械結構主要就是三部分,連線鑄件、伺服電機和減速器。伺服電機和連線鑄件自不必說,差距並非是有無問題。只有在高階的諧波傳動減速器上,國內是一片空白。
在歷史上也只有到兩年後,國內才會成立相應的研究機構進行研發。但直到2015年,國內的諧波傳動減速機也仍然是一塊短板。
“我可以保證兩年內,不再向其他企業出售這種技術服務。”侯世達將茶杯方下,丟擲了最後一塊籌碼。
……
若林健太郎反對的話憋在嘴裡,無論如何也說不出來了。侯世達的承諾相當於讓豐田獲得兩年獨有優勢,這可不僅是成本下降的事情了。兩年的成本優勢,足以讓豐田搶下一大塊其他汽車品牌的市場來。
豐田汽車在國際市場上是很強大,但並非就沒有對手。本田、日産這些日企,在各個領域都對其形成了挑戰。豐田的品牌優勢,是其致勝的法寶之一。但價格,卻並非是它的強項。
豐田主要是造的代步實用車,突出質量穩定、省油、養護容易等優點,這就意味著它的目標客戶實際上對價格是非常敏感的。
如果豐田由於生産技術革新導致成本降低哪怕5到10,對其他競爭對手來說都是一場災難。
侯世達可以說,是提出了一個阿部真理完全無法拒絕的條件。而這本來是他根本沒有想過,更不敢想的條件。
如果豐田使用這項技術效果非凡,難保不會有其他機構在這方面大力投入。兩年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誰也不敢說兩年之後沒有其他人做出這種技術來。在阿部真理看來,這樣做面臨的風險實在太大了。
但對侯世達來說卻並非如此,起碼以這個世界對人工智慧這種暗地裡研究的風格,十年內都不可能實現在影象識別上的突破。
晚兩年時間賺這筆錢,對他來說根本沒有任何風險。像這類技術且不說絕不是普通技術人員就能開發出來的,就算真有傑弗裡辛頓這樣驚才絕豔的天才投入進來,不也是用了三十年才完成整個深度學習的架構嗎?
“這,我們需要研究一下……”
阿部真理皺起眉頭,還是忍不住露出了口風。這個決定太重要了,他不可能自己做出決定。豐田在rb國內影響力相當深厚,因此要說絕對無法弄到諧波傳動減速器的技術,也並非如此。但究竟能不能做到、如何做到,這個問題不是他能回答的。
“呵呵,也好。”侯世達並不著急,在這方面的佈局恐怕要以十年為單位來計算。而牽涉的範圍之廣,更是達到了國家戰略方向的級別。區區一個諧波傳動減速器的技術,就算再怎麼關鍵,也不用急於一時。
阿部真理既然已經漏了口風,相信接下來就一定會有好訊息傳來。反正想要得到影象識別服務,豐田不是犧牲自己的利益,就是犧牲國內其他廠商的利益,這不是很好選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