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九十五章 豐田出價

對六耳軟體公司來說,企業文化將更為重要。因為公司目前待遇還無法和大公司相比,那麼就更要讓員工感覺到自己工作對社會的價值,對自己人生的價值。

侯世達想著想著,不由的頭上冒出一層汗來。感覺自己怎麼有向著奸商發展的趨勢啊,談理想、談人生,就是不談錢……

就這麼胡思亂想著,一行人到了豐田總部安排好的會客室。會客室不大,但是裝修佈置相當別致,阿部真理請侯世達入座,若林健太郎教授則匆匆趕來,而負責接站的泉田準一郎甚至沒有進入這裡的資格。

“侯桑,許久不見!”若林健太郎的態度比上次見面更加熱情了不少,拽著侯世達的手幾乎不肯松開。

他這段時間有半個多月,幾乎都是耗在了豐田大港的電機廠,為的就是仔細深入的研究侯世達那個智慧識別系統。

然而建立在十多年後神經網路技術上的識別模式,哪裡是這個世界貧瘠的人工智慧所能理解的?沒有相關的神經學、網路學和對人類智慧模式的研究,就算是反編譯出的原始碼,擺在若林健太郎面前讓他看恐怕都看不明白。

經過無數次的研究嘗試之後,這個rb國內自動化界知名教授如今已經是心服口服。

而隨著對這套智慧識別系統的深入研究,若林健太郎更是結合豐田目前的生産線實際情況,給出了改造後將會達到的效果預估。

當這份預估資料擺在豐田董事會上的時候,整個豐田的高層都震驚了。每年上千億日元的成本降低,生産速度將在目前的基礎上增加8,以及由此帶來的對成品率的提升……

在若林健太郎的敘述中這樣說的:這段短小的程式碼,每一個字母都是用純金製成的。

然而在眾多豐田高層看來,附加了侯世達答應的三年獨享條件,這段軟體的程式碼,何止是用黃金鑄成?分明閃爍著鑽石的光彩。

不論是從商業角度還是技術角度,若林健太郎對侯世達都已經是佩服的五體投地。

“侯桑旅途辛苦,為了讓你早些休息,我就開門見山的說了。”

阿部真理揮手讓人送來瓜果茶水,剛坐下便迫不及待的說道:“經過我們的研究,認為侯桑的技術具有相當的優勢。聽說你在中國國內的六耳軟體公司正面臨資金的問題,所以豐田決定給與侯桑更大的支援。”

說到這裡,阿部真理停頓了一下,仔細的觀察著侯世達的表情。然而讓他失望的是,若非早已知道六耳軟體公司的賬戶裡空空如也,單看侯世達的反應卻根本沒有一絲漣漪。這個年輕人,究竟是有恃無恐,還是城府深厚呢?

沒有進行太長時間的考慮,阿部真理繼續說道:“豐田提出一口價買斷智慧識別技術,為此願意付出十億美元的價格。”

哪怕心裡早就已經有了準備,侯世達在聽到十億美元的時候,還是忍不住挑了挑眉頭。這個價格,應該說豐田確實是太有誠意了。以單項技術轉讓價格來說,也許在專利轉讓的商業案例中,這個價格能夠排入前一百名以內。

但關鍵是,如果有人願意出一百億美元購買高通的cda專利,高通也會賣麼?

有些專利的前景根本就是毋庸置疑的,在這種情況下,除非有人能拿出這份專利未來收入的八成,否則誰願意做這種一刀切的買賣?

那麼智慧識別技術可能的市場規模是多少?侯世達沒有具體計算過。但十億美元,恐怕也就是豐田更新裝置之後,一年創造出的利潤而已吧。

只要是稍微有些野心的人,都不會認為智慧識別技術産生的效益,會止步於十億美元。甚至應該說,和它能夠創造的價值相比,十億美元不過是九牛一毛。別忘了,智慧識別技術是一種軟體技術,不需要對生産裝置的硬體進行更新。

只要重新載入一個軟體系統附件,就能産生這麼大的效益,尋常專利涉及到的推廣、市場更新等問題完全不存在。

自動化系統的生産商,甚至會舉起雙手雙腳來支援這種技術升級。

至少在這個技術市場上,侯世達是不需要擔心,挑戰什麼舊有體系因此而觸動某些人的神經——最多就是生産線上不需要那麼多操作員工而已,而一些rb的失業工人顯然不會對他産生什麼威脅。

“阿部桑,豐田的這個價格確實讓我很是心動。”侯世達想了想,點頭道:“咱們且不說這筆錢是用於專利轉讓或三年獨享授權的問題……”

“我也不用隱瞞,我的事業目前確實需要一筆資金,十億美元能夠做到很多事情了。”

侯世達的話讓阿部真理又驚又喜,驚的是侯世達果然沒有忽略技術轉讓和獨享受全的問題。豐田最理想的結果,當然是完全拿下這份技術,為此付出十億美元都不心疼,甚至可以說是甘之若飴。可若是三年獨享授權,說實話那就有些雞肋的感覺了。

而喜的是侯世達對他目前缺錢的狀況並不諱言,這說明目前豐田解決這件事情的思路是正確的。

然而他的欣喜並沒有持續太久時間,就在侯世達的說話聲中沉默了下來。

“但別忘了,這筆生意有一個前置條件,我的諧波傳動減速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