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渤海城外若天軍駐紮營地
太史慈興沖沖地跑進大帳,難以掩飾激動的情緒,說道:“少爺,我今日帶兵巡邏,發現渤海城已經撤掉了城門上的旗幟!”若天思忖道:“應該是袁紹撤軍了,現在正是出兵的好時機!”
甄宓碰了碰若天的肩膀,問道:“夫君,袁紹居然這麼輕易就撤兵了,其中會不會有詐?”若天輕輕撫摸著她的柔夷,篤定地說道:“袁紹這個人我再清楚不過了,他不會放下自己最疼愛的兒子不管,宓兒,你且寬心。”
甄宓點了點頭,說道:“那我們是不是應該把袁尚給他們送回去?”若天搖了搖頭,大笑道:“他們會主動來找我的,這樣,我們才能牢牢把握主動權。”
太史慈聞言,反問道:“少爺,此刻我們趁他們撤退偷襲他們,不是更好嗎?”若天否認了太史慈的想法,問道:“你聽說過退避三舍的故事嗎?”
太史慈回答道:“當然知道了,晉公子重耳感激楚成王救濟之情,約定如果晉和楚兩國交戰,就會向後退三舍。後來城濮之戰,重耳果然這麼做了。”
若天拍了拍他的肩膀,贊賞著說道:“子義果然是飽讀詩書,說得一點沒錯。重耳能如此做,便是信守承諾,正因為如此,晉國才能強盛。我們如若做了背信棄義之徒,就算誅殺了袁紹,也會成為眾矢之的,勢必不能存活!”
太史慈低頭說道:“少爺果然深謀遠慮,子義拜服!”若天揮動手中的摺扇,一聲下令道:“全軍聽令,向渤海郡正門,進發!”
乘著淅淅瀝瀝的秋雨,若天的部隊來到了渤海郡正門。放眼望去,城門大開,在城門口出現了稀疏的人影。
若天向趙雲和太史慈二人使了個眼色,三人並肩而行,騎馬沖向城門。只見袁紹身著盔甲,騎在戰馬之上,身旁是兩個虎背熊腰的將軍,仔細視之,原來是顏良和文醜二兄弟。
若天恭敬地行了一禮,說道:“本初兄,三日之期已經到了,請做出你的選擇吧。”袁紹用手指向了空無一人的城池,大聲回複道:“我的誠意,想必若天賢弟也看出來了。現在你是否能履行承諾,將吾兒袁尚交付給我?”
若天思慮一番,最後說道:“本初可否前方帶路,讓我巡視一下這渤海城內部?”袁紹疑惑地反問道:“你就不怕我在這城裡佈下天羅地網,將你殺死在裡面?”
若天哈哈大笑道:“我若是死了,你還能救回你兒子嗎?我有這個把握,你定不會這麼做!”袁紹點頭應答:“既然如此,我便帶你入城,讓你感受一下我的誠意。”
在袁紹的帶領下,若天和趙雲等三人步入了渤海城,原先熙熙攘攘的街道上卻空無一人,街邊的商鋪也大門緊閉。
若天不解地問道:“我只是讓本初將兵馬撤出,並沒有讓你遣散百姓啊!”袁紹拽了一下馬韁,停下說道:“我也沒有會出現這種情況,我治理此處多年,百姓應該同我也有了感情,我要離開渤海,他們也依依不捨,要和我一起走。”
若天嘆息道:“本初兄也不能拋棄百姓而去啊,只是這渤海郡沒有百姓,該如何發展啊?”袁紹舉起手,指向若天,說道:“若天賢弟手下有足智多謀之士,我相信,這對你來說,是小事一樁。”
不知不覺中,幾人已經繞城池轉了一圈,若天並未發現任何異常。他抱拳說道:“本初兄果然是信守承諾之人,我藍若天也覺不會失約,你在正門稍等片刻,我派人將袁尚送來!”若天說完,和趙雲太史慈驅馬向外奔去。
片刻之後,兩個身影出現在了袁紹的面前。袁尚看到自己的父親在等待著自己,哭得熱淚盈眶,鑽入了他的懷抱。袁尚看著袁紹,抬頭問道:“父親,你當真用這渤海郡換了我的性命?尚兒對不起你!”
袁紹安慰道:“你的性命更為重要,城池沒了我們可以再取!”帶袁尚前來的甄宓溫婉地行了一禮,說道:“既然人已經送到,小女子先行告退。”袁紹追問道:“姑娘,我兒袁熙至今對你念念不忘,你能否去見他一面?”
甄宓笑靨如花,回答道:“對不起,小女子心中無論是現在還是以後,都只有藍若天一人。袁熙也是儀表堂堂,大人應該為他另尋良偶,不要在我身上浪費時間了。”
袁紹無話可說,只能看甄宓的倩影消失在了雨幕之中。在濛濛細雨中,若天帶軍隊佔據了渤海郡,一切都看似非常完美。
三日後,若天端坐在渤海太守府內,一個侍衛慌慌張張地沖進府中,彙報道:“少爺,袁紹已經率軍奪取了冀州,韓馥已經投降了!”“什麼?”若天驚訝之際,內心贊嘆道:本初,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果然不簡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