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仗著平時訓練過的優勢,穆如風輕松的過了第五關盲投的考驗,隨後,他迎來了“勇闖修羅域關卡的第六關。
之前幾關的這些運動量對於穆如風來說實在是算不了什麼,稍微休息了一段時間以後,穆如風就恢複到了最佳的狀態。
系統也在這個時候宣佈了第六關的題目,只見大螢幕上寫著這樣幾個字:“反物理學籃球。”
反物理學籃球,這又是什麼玩意呢?穆如風皺起了眉頭。
隨後,系統給出了過關的提示:等會,在球場中間會出現一隻籃球,你只要在24秒之內運球來到對面的籃筐,上籃或者扣籃成功,即可成功過關,如果在規定時間內沒能夠完成投籃動作或者在運球過程中出現犯規以及違例的情況,即宣佈挑戰失敗。
什麼!看著系統做出這樣的提示,穆如風有些無語:這關卡怎麼越來越簡單了呢?24秒運球過半場,然後成功上籃?這...恐怕連一個初學籃球的超級菜鳥也能做到吧。
穆如風想著,可能這一個關卡會像第四關超級障礙那般,有著一些特殊的說明吧,然而,等了很久,卻沒有聽到系統顯示出任何其他的提示,螢幕上的補充說明只有這麼幾個字:“有著三次挑戰機會,在三次以內挑戰成功即可過關。”
穆如風有著一種啼笑皆非的感覺,24秒鐘的時間運球過半場上籃,還需要三次機會麼?
不對!穆如風皺起了眉頭,這其中肯定有貓膩,穆如風聯想到了第六關的關卡名字:反物理學籃球,難道,這一關的內容和這個標題有關?
從表面上來看,這個關卡似乎是相當簡單的,但是,如果細細回味一番的話,就會發現一個真理:這對於關卡的文字解釋越少,難度就越高啊。
有一點可以肯定,這關卡絕對沒有表面上看起來那麼容易,而難點到底在哪裡呢?
最難的難點就在於“未知”這兩個字,如果把挑戰的難度給細細說明瞭出來,可以給人一個心理準備,而現在,這系統什麼都沒有說,就代表著這些難點完全都需要自己去揣摩。
如今,穆如風所能做的,也只有去嘗試了!
穆如風來到了場地中央,彎腰撿起了籃球,籃球入手以後感覺起來和普通的籃球並沒有不同,完全是一模一樣的,看著場地前面的一馬平川,穆如風果斷開始了運球。
然而呢,就當穆如風把球拍到地上的時候,球並沒有直接彈回到穆如風的手上,反而以一種非常詭異的路線朝著右上方反彈而去,這反彈的速度相當的快,即便是旁邊的觀眾,也只能看到球的一個虛影。
額,這….穆如風一時之間沒有反應過來,他等著去拍球,可是,這球呢?也幸虧穆如風的腦子裡有著穆如雪在那裡全神貫注的輔助著,他才意識到這球莫名其妙的偏向了右側,穆如風往著右側橫移了兩步,總算是把球給重新的給拍到了,拍到球以後,籃球和地面接觸,卻又相當任性的快速彈到了左邊,這個時候,因為慣性的原因,即便是穆如風的腦子裡有著兩個靈魂,卻也沒有及時的反應過來,等到他們跑向左邊準備再次拍球的話,人卻已經蹭蹭蹭的往前走了三步…….
敏銳的警報在瞬間響了起來,穆如風,走步違例,挑戰失敗。
看著在地上任性狂跳著的籃球,穆如風的心中也總算了然了,原來,這就是所謂的反物理學籃球啊。
一般情況下,籃球拍在地上時的反彈角度是完全受運球者所控制的,而這一顆籃球,卻是充滿著貓膩,這反彈的路線完全不按常理出牌嘛,果然是違反了物理學啊,這個光卡的名字取的倒是貼切呢。
“哥哥,我大致明白這是怎麼一個情況了,我們如今有著兩次機會,也就是說,還有著48秒的時間,我準備先使用這第二次機會的24秒時間來摸清這個籃球的反彈規律,在摸清規律以後,第三次機會,我們就可能運著這只籃球殺入籃下,上籃得分了!”
“嗯,雪,說的不錯,那我就按照你的意見來做了。”穆如風點了點頭……
第二次挑戰很快就開始了,這一回因為風和雪兩人事先有了心裡準備,所以呢,像第一次運球時這樣的出現走步違例的情況倒也沒有發生,不過呢,在外人看來,這穆如風運著球,怎麼就像喝醉酒似的在那裡東倒西歪著的,籃筐可是在正前方啊,但是,你卻怎麼偏偏往右上角跑,而且,這運球的動作,雖然沒有違例,卻怎麼看怎麼別扭呢,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至少,在場外觀看的李碧妍等人均是覺得莫名其妙的,恐怕也只有穆如風才能明白這其中的苦楚吧,這反物理學籃球,果然有他們的門道,不容易啊!
24秒鐘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別看這一次機會他們在場上的運球和喝了酒似的東倒西歪亂七八糟的,實際上,他們已經差不多掌握了籃球反彈的規律,他們有信心在最後的24秒機會裡把球運到籃下,上籃得分!
在第二次機會24秒將近結束的時候,穆如風把球運到了底線附近,離籃筐卻是還有著十萬八千裡,他做了最後一個測試,在關鍵的時候把球給投了出去…..
原本在這個角度,穆如風的投籃命中率相當的高,然而,這個時候呢,球卻以一個歪斜的離譜的角度,直接朝著籃架後面飛了過去,這球卻是直接投到了場外!
隨後,場內響起了時間到點的警報,穆如風的第二次挑戰,也隨之宣告失敗,看著籃球依然任性的在地上以一種奇特的姿態跳躍著,穆如風的心中瞭然:透過這第二次機會最後時間段的投射試驗,可以表明這一切和自己所預想的沒有任何的差錯,這也就代表著,如果使用遠投的方式的話,這反物理學籃球必然會在球投出去的那一剎那,改變飛行的軌跡,想要把球給投進去,這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
既然這樣的話,就算是近距離的上籃,這顆任性的籃球也有可能改變路線,最穩的方式,那就是時刻抓著籃球,用扣籃的方式,把這顆不消停的籃球給狠狠的摁進籃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