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樣啊,”艾春明眼眉一挑以示對姐姐和媽媽把自己的話當兒戲的不滿:“中午,我在言中慶家吃的是酸菜煮芸豆,水泡飯,也沒好意思多吃。”
“你也是,人家一大家人你還在人家窮攪,你又不是不曉得他家的情況。”
“是了嘛,言中慶家真的是很困難,那麼多娃娃,她媽還沒得工作。”艾靚麗插進來表示對媽媽的支援。
艾春明語氣一下平和了很多,“他妹妹和弟弟都不在,吃飯的時候言中慶把要和我結伴去sh的訊息告訴他的爸爸媽媽。”
“你們去sh整哪樣啊?”邱愛英臉上明顯流露出不安。
艾靚麗追問:“他媽和他爸咋個說?”
“他爸爸倒是沒有說哪樣,只是唉聲嘆氣,他媽不捨得他走,一難過就哭了起來。”
“天底下有哪個母親捨得兒女離開自己,”邱愛英突然對兒子吼起來,驚得一雙兒女趕忙扭過臉來瞧著母親,他們注意到在媽媽的目眶裡有兩滴澄明的液體在打轉,邱愛英有一肚子的話刻不容緩想傾吐出來,“你聽我說,春明,我不準你去什麼sh,sh即便是滿地金子,我也不準你去撿,你現在沒得工作只要耐心地等上幾年,興許也就是一兩年,媽媽能養得起你,你爸爸單位早就說了等有了招工指標就招你到鐵路上去,媽媽的單位也答應了日後你可以來接替媽媽的工作,你工作的事情還不是早晚的事。”
“媽,你聽我說,我們準備去sh的這家廠是新興的電子裝置廠,他們這次來昆明招工名額有限得很,我又不是一個人去,我和言中慶結伴同行可以相互照應,我都已經十九歲了,我不想這樣等下去。”
“反正我不準你去,你爸爸從年輕的時候就一直在外頭,風餐露宿福沒享幾天,到頭來還不是把自己一個人撂在大山荒野裡,sh有什麼好,我從年輕活到老一直沒有離開過yn,也沒有覺得yn有什麼不好,春明啊,你要媽媽咋個說你才能明白媽媽的一番苦心。”邱愛英說到最後一句話時淚水像開啟閘門的洪水沖決而出,說話的聲氣因嗚咽産生著強大的震撼力,他的額角斑白的發絲和鐫刻歲月之痕的布滿額頭眼角處的道道深溝都向她的兒女提示著:媽媽老了。
艾春明沒有對媽媽暴躁的情緒回應,他緘口沉默試用一種子孝親慈無限悲憫的情懷體驗著流連與母與子間美好的親情,他獲得的心靈上的感受是他平生從未有過的一次心歷,媽媽動輒哭泣的傾訴像一柄啟動他心靈之門的鑰匙,使他看到親情神秘莫測的力量和在這種親情包圍下人與人情感互換的人性所在。
媽媽的動情,眼裡閃動晶瑩的光珠到甚感悲傷的老淚縱橫都不是沒有原由的,一切都彷彿發生在昨天,那場來自父親的變故對媽媽産生了持久甚至持續終生的打擊,悠長的歲月縱然把許多勒絆從身邊帶走,教人在記憶中忘卻,在刻骨銘心中遺棄,可是永固於思者與逝者之間的親情往往不會隨日漸淡,相反久久盤亙思者的心田幽魂般不肯離去,十幾年過去了媽媽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躺臥山野裡的父親,這種跨越天地陰陽存粹靠意念的心理感應從媽媽這裡通達到早已不在人世的父親的陰間,媽媽和父親心靈的交彙使她深感身上的責任重大,那就是照顧好一直和她相依為命的小麗和小明。
在這十幾年中媽媽含辛茹苦母兼父職精心培育著他和姐姐,媽媽和父親都沒有多少文化,為此媽媽希望他和姐姐將來能有出息,做大事情幹大事業,作為老大的姐姐極爭氣,媽媽是在幸福自豪的微笑中把姐姐送進大學校門,又把艾家唯一命脈香火的他哺育成人,可惜他因害了一場幾近奪去生命的大病最終沒能像姐姐那樣走進大學,這幾乎成為他一生中最大的遺憾,否則的話他也可以像姐姐那樣用所學的知識和本領服務於社會,不是經常有人在媽媽面前誇贊姐姐的醫務水平如何如何高嗎,每當聽到對女兒的贊許都能讓媽媽欣喜萬分,姐姐能在短短的時間內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中邁出重要的一步,那是她用自己的刻苦和辛勞換來的,姐姐天性聰穎意志堅強,像他們的父親那樣有一股不屈不撓勇往直前的沖勁,相比之下還是他更像他們的父親,從父親的神情貌相到舉止秉性都無一滴漏地被他繼承下來,他的脈管裡流有父親的血,他的身體裡浸透出和父親一樣的剛勇和作為一個男人的厚重。
在成年的艾春明身上,邱愛英看到了亡夫生前的影子,如果時光可以倒流,她彷彿又回到和亡夫恩愛甜蜜的年輕時代,那讓人留戀的雖苦心裡卻甜滋滋的無比光鮮的年代,成熟起來的艾春明對邱愛英來說簡直就是亡夫生命的延續,於是在他疼愛兒子的母愛中多了一層不能言說的成分,權當她是把母子情置於人生最美好的情感中,其實她心裡比誰都明白她所以在兒子身上寄予她那麼多的深情是因為她還不能忘懷與亡夫共同生活的那段時光,她心胸裡的愛隨著兒子的漸漸成熟逐漸脹滿,這種愛使她變得年輕,一種類似於青春的激情在她的體內再次活泛起來,她不願失去艾春明這個唯一的兒子,兒子酷似父親她發自內心地高興,但她內心深處塵封土埋著她的隱憂,於她歡悅之時不會觸動令她傷心的神經,一旦一副愁慘的面容再次回到她的臉上,那被塵封土埋的隱憂活脫脫像一個久未揭破的謎團當庭暴現出來,這個時候她會比任何以往都清醒她生怕兒子有一天會像他父親那樣離開家永不再回來,拋開這些複雜的心緒不說,即將離任回家欲安度晚年的她願老來膝下兒女守候盡享天倫而不願兒子離開她的人之常情也該是此情可憫。
兒子有意要離開她,看來是命運要跟她過不去,兒子極像父親的性格曾使她欣喜但也讓她認定兒子認準的事是誰也無法挽回的,她不得不在這個時候動用一個母親的威嚴幹涉兒子盲從的行動,盡管母親的威嚴有時候所顯示的威力與兒子決心的對抗仍顯薄弱,她也會不遺餘力維護一個母親的自尊,全力阻止兒子前往sh。
作為兒子的艾春明當然對邱愛英紛亂的心懷不甚了了。
邱愛英是個飽經風霜的女人,早在幼年的時候,她的父母親撒手人寰把她們姐弟三人撇給了已上了年紀的外祖父母,她和她的弟妹在滇東北珠江源頭第一城曲靖的外公家裡與老人艱辛度日,在老人期盼的目光中她們一天天地長大,經歷了從童年、少年到青年的蛻變,那時候外祖父有限的收入與外祖母給人家洗衣服的幫補隨著她們姐弟的成長從勉強能維持生活到捉襟見肘,外祖父母也漸漸老去,身體還顯單薄瘦小的邱愛英走出家門為撫養弟妹替老人分憂去了工廠上工,生活在苦水裡一天天地熬過,後來一支建設鐵路的大軍開進yn,邱愛英在工地上結識了稟性剛直熱心善良的艾力槿,也許都是苦命人的緣故,他們很快走到了一起,邱愛英難分難舍地離開了給她無限愛與關懷的外祖父母和與她一起嘗盡生活百味的骨肉同胞,解放後情況改善了一些,本想把外祖父母接來共享天倫,外祖父母卻溘然長逝了。
艾力槿在新中國的旗幟下終於從奴役的皮鞭下挺直脊樑站了起來堂堂正正成了國家的主人,他同從舊社會一起走過來的人們一道帶著建設祖國的滿腔熱情把每一滴血和汗拋灑在腳下的枕木和鐵軌上,常因工期緊放棄休假,他不是不想休假回家與妻兒團聚,他把對妻子兒女深沉的愛埋在心底,凝聚在他指揮和建設的工地上。每一方泥土和碎石上都留有他的足跡和汗水,在雲貴高原的山山嶺嶺溝溝壑壑中他用自己的熱血譜寫著非凡的人生,把自己的整個生命都獻給了他認為最偉大最壯麗的事業,國家利益高於一切,沒有新中國他這個窮苦的築路漢就沒有翻身的那一天,也就沒有祖國和人民給予他的那麼多榮譽,他總是用任勞任怨忘我的工作回報著祖國和人民的恩情,在一次開鑿隧道的事故中山體隨一聲巨大的轟響傾覆了,他再也沒能走出來。以前回昆明探家的時候大女兒靚麗曾問過他最喜歡什麼,他的回答不是最喜歡靚麗和春明,他說他最喜歡山谷裡的寂靜和漫山遍坡的野花,他走了,帶著女兒的疑問安臥於他熱愛的深山裡,有濃鬱醉人的山谷裡特有的氣息陪伴他,他一定不會感到孤獨,他說過他喜歡大山裡的一切,他是大山的兒子,他要還歸自然還歸沃土。
當年尚在幼小的靚麗自然不可能洞悉父親的情懷,艾力槿犧牲以後,組織上把邱愛英這個一等功臣烈士的遺孀安排到鐵路郵局工作,身為年輕媽媽的邱愛英帶著對死去丈夫無盡的思念和伴隨一生的隱痛攜著她的一雙兒女走過她們成長的每一天。
到如今,姐姐和他都已經成年,姐姐有了感情的歸宿,事業上頻添佳績,他也到了該選擇什麼樣的人生和實現理想抱負的年齡,人生沒有不老的青春,時光荏苒,青絲染白霜,溫潤鐫橫流,誰都無法逃脫自然的法則,每個母親為給兒女開創一片幸福的天地並為之獻出青春年華和無私的愛之後進入人生的暮年,她們不求兒女對養育之恩的回報,只渴望老來膝下兒女環繞,其樂融融,她們害怕孤獨晚景悽涼,有多少兒女能徹悟深諳其中的道理,通曉一個母親的情懷,在母與子之間,從一開始就鑄就了鋼鐵般堅實厚重的愛,猛然將這種愛割捨離間開去,母親一方會覺得賴以生活的根基在動搖,她沒有了依託,眼前晦暗一片,原本看上去七彩的生活不再是有情有味的,可惜當年年輕氣盛的艾春明以他的年紀和閱歷還不能洞察到母親的那顆心。
艾靚麗沒再說什麼,只是默默地看著弟弟,那眼神傳遞著她複雜的心緒,有焦慮、有思索、有振奮……似乎還有點別的什麼。
當夜艾春明失眠了,在他的記憶裡這恐怕還是第一次,他沒有刻意去想傍晚飯桌上的事,任何帶有深意的話題對他的精神都極易産生強烈的刺激作用,他迴避著不敢輕易觸碰這些容易使他亢奮的話題,精神強制地放鬆反而讓他更加緊張,他被折磨得頭沉甸甸的發著一陣陣疼痛,他這麼一顆少不更事的心怎麼可能一下子承受那麼多的事,畢竟即將開啟的旅程意味著他人生道路上的一次重大抉擇,眼皮不能實實在在地緊閉,一閉上眼睛目內如萬馬奔騰、驍勇嘶吼、鼓聲齊鳴、雷聲陣陣,無奈思緒一點點被拉回到一撩撥就倍感觸痛的心事上來,他開始為自己的遠行尋找心理上的支援,他這麼做的目的無非是讓日後的遠行從容而無憂,多一些自信少一些抱怨,況且路是他自己選的,即使真的錯了他也不可能抱怨誰。
當這一爆炸性的想法捅出來時他注意到媽媽臉色的難看和表情裡所流露出的憂心忡忡,他不自覺他看到的只是媽媽外表之下淺層的痛苦,媽媽吃飯不如往常多,飯桌上誰也沒有再說話,好像各存心事,倒是小亮不時地問這問那才打破了難耐的僵局,他反複地想難道他去sh只是去那裡找一份能夠用來安身立命的工作,不再浪蕩混日吃老米飯,在成年以後時刻想著要自立不再靠媽媽養活的淋漓酣暢的心靈驅使而已?朦朦朧朧的意識像傍晚曠野裡升起的霧氣久久難以散去,突然一陣風吹散了霧靄,四野裡變得格外清晰,他終於從朦朧混沌中清醒過來,於是他對自己前往sh得出最合情合理的解釋:是命運使然是胸臆昭示。既如此,一個人在作出重大抉擇以前又何須找些無關痛癢的理由來掩飾內心的真實情感,決定了就豁出去了幹吧,無所顧忌四肢放鬆昂首闊步地去幹吧,他沒有向媽媽坦陳一個合情合理的動機據理力爭甚至火氣十足頂撞媽媽是想在靜默中求得理解和尊重,任何深入淺出翻來覆去的道理在這個時候都是不合時宜的,弄不好只會火上澆油成為一場激戰的導火索。
如果說艾春明的不眠是意志信念驅使而思考自己將做什麼的話,那麼在他的不眠裡至少有一半原因是憐愛他的媽媽邱愛英,他長這麼大也不曾看到媽媽和他這樣紅過臉,在生活異常困苦的年月裡媽媽也總是一個人默默地承受生活的重壓,從不把生活的困苦歸咎於他們,因父親的早逝遷怒於他們,她把最寬松和善的微笑和最慈愛芳馨的母溫全部潑灑到他和姐姐身上,要是他和姐姐受哪怕一點委屈那就等於用刀子剜她的心,媽媽為兒女付出的太多太多,對兒女的一片真情和無私奉獻著實讓他和姐姐感動,作兒女的怎好去傷媽媽的心呢,媽媽無聲卻有情的眼睛裡閃著淚光,皺紋深深的臉上又要增添幾分蒼老,兩鬢斑白的發稍裡又要添多少幾根銀絲,這些都是兒子不願看到的呀!“原諒兒子吧,媽媽。”,艾春明眼睛裡悄悄淌出的淚水沾濕了枕巾。
酣睡中的小亮手緊緊地扒在艾春明的腰間,這個孩子大概真的怕醒來時舅舅又跑得無影無蹤。
邱愛英躺在她的床上沒有一絲聲響,在無數次失眠的經歷中恐怕這回是讓她最傷腦筋的一次,不知道已經轉了多少次身,再次轉過身時她還是小心翼翼地盡量不發出聲響,她怕兒子女兒聽到從她床板上不斷發出的吱嘎聲,這等於是向兒女傳遞一個資訊她還沒有睡著,這種時候她怎麼能睡得著呢,兒子長大了不再依附她這個母親,她早該有這個心理準備,可是事情來得實在是太突然,處在她這個年齡的人心理已經很成熟,不會因兒子不再需要母親的呵護失望傷心,兒子成人應該漸漸走出她的視野,他應該有屬於他自己的生活,令她牽腸掛肚的是為什麼兒子決意要去那麼遠的地方,他一個人靠媽媽和姐姐生活慣了能在那個人地兩生的地方獨立生活嗎?聽說sh人喜甜不吃辣,習慣了yn酸辣飲食自小長在昆明的春明能適應那裡的生活嗎?還有那裡冬寒夏熱的氣候,成長於四季如春氣候的他為什麼偏要到那裡受那個罪?她總是想以她自己的方式給予身邊的兒女更多的照顧並在對兒女的關護中得到做母親的滿足和幸福,sh距昆明千裡之遙,一個在大西南,一個在中國最東端的海岸線上,她怎麼能夠把溫暖傳送到那麼遠的地方啊!春明你懂媽媽的心嗎?你想飛媽媽不是不給你自由,媽媽是要在你的近前瞅著你微笑,分享你事業成功的喜悅,看你戀愛娶妻和生子作父的自豪,媽媽不願你在一個鞭長莫及的地方靠幻覺用思念來維系母子間的親情,遠念中祈禱你平安幸福,春明啊春明,等媽媽走不動了兩眼昏花的時候,你去了那麼遠的地方哪個來背媽媽到西山觀雲天湖海,走峭欄險道,踏殿寺朝覲,聽音樂家恢弘的樂章,又有誰攜媽媽中秋夜到翠湖賞月聽花燈,佇足大觀樓譙樓之上觀滇海,去黑龍潭看三異木和凸字牌下陰陽分明渾濁清冽的黑龍潭水,到玉案山下的筇竹寺賞泥彩,恐怕媽媽終前的最後一個夙願也不能在你的協助下完成了,難道你就忍心讓媽媽老來的期盼一個個落空嗎?邱愛英用淚水傾訴著她心裡的悲痛,無聲無息的淚水錶明瞭一個母親對兒子的摯愛真情。
此刻她多麼希望神明能讓兒子看到她浸透血淚的哭泣,但母親畢竟還是母親,她不會在兒子面前哭哭啼啼哀求兒子留下來,她必須隱忍她的難過和悲傷,她有顆堅強的心,用淚水換來的同情只會挫傷兒子心中的銳氣,兒子果真留下來了會快樂嗎?索性就讓他像他的父親那樣野馬似的闖蕩去吧,她不願兒子像他父親那樣撞得頭破血流,但她會在遙遠的地方祝福他,隨時隨地做他堅強有力的後盾和避難的大後方。
艾靚麗也不是一個無心的人,原蔚華要回昆明探親了,算起來他自上回探親回到部隊她們至少有一年沒有見面了,小亮經常哭著要找爸爸,原蔚華每次探親都強烈表示他很想回到地方結束與她牛郎織女般的生活,說實話她也很想馬上就見到日思夜想的丈夫,弟弟要去sh的事把她的這份情暫時壓制在心裡,好像她的腦海沒有足夠的空間讓她裝盛別的事情,弟弟要去sh的決心對她觸動很大,初聽弟弟說出自己的想法就像一聲炸雷在她的頭頂響過,等她的意識慢慢回複過來,她開始從心底羨慕並佩服起弟弟的勇氣和決心來,弟弟的表現使她從弟弟身上看到某些和自己身上非常相似的東西,對,是一種精神,一種不可抗拒的精神,要是她年輕七八歲十來歲保不準也會像弟弟那樣做的,這個時候在她的體內某種東西在複活,青春的激情重新脹滿於胸,她的心髒因這種激情強健地跳動著,她覺得通體舒泰,整個身體由內而外洋溢著少有的興奮,渾身上下熱乎乎的。
爸爸一直是她和弟弟勵志的榜樣,她很自然地想到了爸爸,每當她對人生進行一番思考的時候,爸爸的影像就會出現在腦海,而爸爸的思想對她來說就是一部寶貴的精神遺産,它無時無刻不在指導她的學習和工作。
現在弟弟在父親思想的指引下馬上就要拓步前進了,真是可喜可賀呀,她從弟弟身上看到了希望,找回了實現理想報複的那種幸福的感覺,不知不覺甜甜的舒心暢快的笑來到她臉頰上伴著疲憊一起進入夢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