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山周圍都是深林,有野獸,不怎麼安全。曲肅在後山四周用了符,也留下了自己的靈氣,用以威懾四周,還算安全。
但若是有了靈石,更是好事。他可以畫了護陣,靈石源源不斷提供靈氣,那陣法便一直有用,後山便不會受野獸的侵擾。
他們又在地上撿起了不少東西。
都是些能用得著的靈器,其中就有萬裡傳音器,日後,他們再外出,也不用擔心了。
除了這些東西外,還有些書。
常無憂撿起來,認真看。
很奇怪,這個魔修的洞府,最多的竟然是儒家的經注。
“有些意思。”常無憂說:“沒想到,這個魔修,竟然愛看凡間的書。”
她覺得有趣,展開書頁,看了起來。
這魔修有意思,但這書沒什麼意思。
為了當官而讀的書,其實都有些乏味和功利。常無憂只看了幾頁,就覺得乏味,但書上竟然做了批註,很明顯是認真看過的。
常無憂從剩下的書裡,找到了一個小冊子,應是自己寫的小記。
“我今日認了他為師父,但他並不認我為徒弟。”
“師父說,他絕不和腐儒有幹系。”
“我告訴師父,我已經不讀書了,也不想當官了。”
書上的字跡零零散散,寫著一個魔修的日常。
他說自己修得不怎麼明白,但師父說他既然已經得脈,便修下去吧。
他說自己不善交友,隨師父見到了一些同樣修行的人,卻不敢說話。
其中有個很是溫柔的姑娘,讓他記憶深刻。
但師父說,那不是姑娘,那是已經化神、即將渡劫的老妖精。
他還說,自己當書生時,不善交往,開始修行了,仍然不善交往。
所以,他沒有朋友,也沒有道友,只有一個不認他的師父。
師父說他不善打鬥,外面也亂,就不要出門了。
書裡零零散散,寫著一個從儒生到魔修的生活。
但沒寫他是怎麼入了魔,也沒寫之後的大戰。
“他的科舉文章應該寫得不太好,”常無憂嘆道:“你看他把自己的生活,都寫得沒頭沒尾。”
忽然,常無憂的笑僵在了臉上。
她的眼睛盯緊了其中的一行,然後她視線轉到地上還在掙紮的活屍身上。
“師父要走了,我不想讓師父走。”
“師父嫌我聒噪,給我送了一塊魚紋玉佩。”
“師父說,他希望我是大智若愚,而不是真的愚。”
“但我知道師父還是關心我的。”
地上的活屍,腰間赫然掛著一枚魚紋玉佩!
常無憂痴痴地看著地上的活屍,不明白怎麼回事。
活屍脖子上,有個細細的傷口,橫貫他的脖頸,讓他喪了命。常無憂他們原以為這是個仙修,死後被魔修練成了這樣。
但這竟然就是洞府的主人?
“怎麼回事……”她輕聲喃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