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荊還在自己剛剛建好的煉鐵房裡,貼了福字。
孩子們鬧騰著,也拿了福字,貼在自己覺得需要的地方。
囡囡也拿了一個,不知道這是做什麼的。
常無憂告訴她:“貼上這個,以後就會變得特別好。”
囡囡不明白為什麼貼了這個,就會特別好,但她立刻想到了要貼的地方。
上午,一群人將後山打掃了一遍,貼了紅字,也在房子上掛上了紅色的布條和燈籠。
下午,所有人都聚在一起,做起了年夜飯。
阿奶和阿爺也來了。
來的時候,兩個人都興高采烈,又有些害羞的樣子。
兩個老人走過來,大嬸子忙著讓他們坐在椅子上。
阿奶不自然地轉身,給大家看自己後背上。
阿奶背上,一個紅彤彤的福字。
大嬸子捂著嘴笑起來:“這是怎麼回事?”
阿奶有些不好意思:“這不是家裡的小丫頭嗎,非說這是好東西……”
阿奶說著話,阿爺也顯擺地轉了個圈,給大家看自己後背也有個福字。
老夫妻像是一對人偶娃娃一般,貼著字,怪可笑的。
但他們兩個孤零零過了那麼些年,才有了一個小東西陪著。
小東西真心實意,想把最好的東西送給爺爺奶奶。阿爺阿奶這麼些年,才得了這麼個小東西的陪伴和依戀,她送些什麼,阿爺阿奶都覺得珍惜。
這事可笑,但其他人笑不出來,只覺得心裡有些發酸。
張圓的妻子抱著孩子,站在一邊緩解氣氛:“真好看。”
她誇贊:“阿爺阿奶有福氣啊,囡囡還小,就這麼孝順了。”
這話好聽,阿奶臉上終於自然了一些,她坐下來,一邊嘆氣一邊笑:“她非說是好東西,不貼就哭……”
大家說說笑笑,圍著幾張桌子做飯。
阿奶這張桌子,是包餃子的。旁邊,還有炸魚的,不遠處,就是烤肉的……
他們什麼都不缺,這年過得非常寬裕。
洛秋以下了山,找到了自己的爹孃。她的爹孃很是高興,但也擔心她有沒有認真修行。
她爹孃見識少,不知道修行到底怎麼修,只能問她,有沒有好好修,有沒有天天給教主和師父倒茶?
洛秋以知道父母懂得不多,她乖乖回答:“爹孃別擔心,我好好修了,也對教主和師父都恭敬。”
她這樣說,父母才放下心來:“我們也好好幹活,不給你丟人。”
他們是樸實的莊稼人,這裡生活平和,他們也沒有什麼仗著女兒的想法,只天天努力幹活,萬萬要對得起恩人才行。
張子吉也回了家一趟。
自生父死後,他一直話少,越來越孤僻,和小叔、母親都不親近。
這次回家後,仍然是老樣子,不愛說話,他和母親說了幾句,又抱了抱妹妹,沒一會兒便離去了。
他娘看著他的背影,有些感慨,也有些不捨。
這是自己的兒子,但也不是自己的兒子了。
常無憂帶著侯樸,在河邊的空地上,擺好了桌子。然後,何染霜在每個桌子上都放了足夠的瓜子糖塊。
幾顆夜明珠放在河邊,常無憂還是嫌不夠亮,曲肅只能用自己靈氣在周圍畫了符,她這才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