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他們花了一年多的時間, 讓修仙界接受了魔教的存在,也讓世間百姓知道了魔教。
魔教已經消失幾百年,忽然出現, 並且出現得張揚,這事傳播得很快。
這一年裡, 慢慢開始有人來投奔魔教。
若真的是勞苦百姓, 常無憂便接收了,她現在有餘力, 便願意幫幫這些人。她家的仇怨已報, 接下來,其實並不是為了自己而活。
她想幫助更多人。
人總是這樣,若是自身的需求得到滿足,便開始尋求自身之外的東西。
常無憂想的更加簡單,她遭受過的苦難, 曲肅和染霜經歷過的絕望,她不想讓其他人經歷了。
在黑暗中,每個人都在尋找光。
但她想把自己燃成一把火。
後山人口越來越多, 幾乎成了一個獨立的城市。
大夫、教書先生,還有匠人、各個行業都不缺。
甚至唱戲的小娘子, 也來了這裡,有時候晚間便會登臺唱上一曲, 給勞作了一天的後山百姓解解悶。
每隔段時間,常無憂便會開個大會, 時間不長,但要求所有人都來聽一聽。
她知道, 這些人受了尊卑教育多年, 可能潛意識裡, 還是有些階級的概念。她不遺餘力,將人人平等的理念講了一遍又一遍。
甚至,她還將一些標語掛在後山各處。
“人人平等”,“天生我才必有用”,“魔教的未來在我們手中”,“男女各頂半邊天”,“一夫一妻好,相伴到變老”,“知識就是力量”……
這些標語簡單粗暴,不管讀沒讀過書,都能聽得懂。
這些理念,在曲肅還有後山這些人眼裡初看很奇怪。
但他們每日裡走出家門,便能看到這些東西,有時候還會在心裡默唸,日久天長,這些陌生的字眼便變得熟悉起來。
他們剛開始來這裡時,談論的都是怎麼活下去,說得都是怎麼種田,之前怎麼茍活的。但現在,嘴裡也開始偶然蹦出來幾個“自由”“平等”的字眼。
這裡的生活有意思,他們默默想著,有意思到他們都無法相信自己竟然也能擁有。
偶爾,常無憂下山,走在後山的路上,會遇到百姓打招呼。
他們試著用常無憂的說話方式:“教主,你好。”
常無憂聽著他們語氣有些生硬,但她非常贊賞,於是回他們:“你也好。”常無憂覺得這對話普通,但和她對話的人卻覺得頗有意思,每每這樣打過招呼後,一定會和其他人說起來。
“我今日和教主打招呼了,說了你好,教主也回了你好。”他們說起這事來,有些興奮,又有些驕傲,便有更多的人開始用起來。
這樣的打招呼方式便更加流行起來。
常無憂沒有說過,這就是思想建設,但更加新潮的思想卻確實流通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