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話對於宋家來說,那就是救命稻草啊。
誰會拒絕啊?
身為宋家的家主自然是一口就答應啦。
至於宋家的其他人,也是一個個贊成的多,反對的少。
因為,現在不是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了嘛。
自然是活馬當死馬來醫治啦。
反正只要有好的辦法就可以了。
就這樣,宋家派出了一個代表,離開了軍營,去了城外。
城外可都是王家的百家的地盤。
見到宋家居然有人出來了,第一感覺自然都覺得這個人是出來代表宋家談判的,要麼就是這個人是逃出來投降的。
總而言之,無論是王家,還是百家,都不會相信這個人是出來替宋家求援的。
因為,現在宋家不可能有援軍了嘛。
王家和百家有恃無恐。
更何況,如果真的要求援的話,怎麼說也應該派一個重量級的人物吧,至少應該是在宋家裡說話有分量,地位也應該是僅次於宋家家主的中高層人物吧。
可宋家出來的這個人不是,年紀連20歲都不到,只能算是一個稚嫩的小青年。
就這樣的青年,能做什麼談判代表?
不說別的,就是談判的時候,想要做出一些承諾也拍不了板啊。
這麼一想,王家和百家自然也就沒把注意力放在該宋家小青年的身上了。
他們卻不知道,這正是宋家的計策。
因為,宋家很清楚去勸說神君救援的話,派一個德高望重的長者是沒什麼毛用的。
長者過去,說的話,只會遭到神君本能的牴觸。
但要是派一個和神君差不多年紀的年輕人,那就完全不一樣了,同樣的一套話,顯然年輕人能更好的拉近與神君的距離。
更重要的是,宋家派出來的這個年輕人還是和神君在同一個學堂曾經一起念過書的人,兩個人雖然沒見過,但是宋家的該年輕人卻聽說過神君啊。
這樣的話,到時候,他們兩個人聊起天來的時候,就會有很多共同語言了,那要拉近關係,也就會更加的容易。
當然。
如果只是這些準備,顯然還是不夠的。
為了能讓神君幫助宋家的成功率更大,宋家家主給了這名青年最大的權力,只要能夠請動神君幫忙,神君提出的任何要求,宋家只要能做得到的都可以滿足,就算做不到,宋家也會盡最大的力去滿足。
總之,宋家真是豁出去了。
誰讓這是最後的希望了呢?
就這樣,該青年在城裡待了一天以後,才磨磨蹭蹭的去了神君家裡。
因為,第一天如果就急著去神君家裡的話,是會給王家和百家的人懷疑的。
只要王家和百家的人真的懷疑該青年的動機了,那到時候,把這名青年抓起來嚴刑拷打一番,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