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古詩的價值,在學者眼裡,即使數十首歌曲都遠遠不如,尤其是在這個傳統文化凋零的時代,幾乎沒一首古詩都是珍品,根本沒有人會將它與創作歌曲放在一起,更不會有改編的念頭。
“趙經理應該可以感覺到,整首歌韻味十足,古典氣息顯而易見,而且最重要的是,這首古詩雖然已經被修複,但我並沒有公開。”
一首沒有公開的古詩!
趙儀容已經明白了楚維的意思。
“楚維,難道你是想?”
她有些不敢置信的問道,若是她猜的沒錯的話,等這首歌發行的時候,將會在聯邦引起無與倫比的轟動。
楚維點了點頭:“趙經理,你猜的沒錯,這首歌是我創作的,我自然希望它能走的更遠。”
公元2515年6月4日,地球進化以來,聯邦已經在歷史上留下了五百多年的腳印,古詩文修複師協會,因為五百多年致力於古文化的研究,更是修複了毀滅之前大量的古詩文章。
只可惜,歷史文明的極度缺失,修複的文獻中對人類瞭解古文化,很多並沒有太大的作用,只有在極少數的古詩中,人類才能想象古人類時期文明的繁榮。
每一首古詩的修複對於人類的學者來說都是一件歡欣鼓舞的喜事。
上午九點,古詩文修複協會。
劉澤是古詩文修複的一名普通監管人員,此時他百無聊賴的盯著網站不斷重新整理的字幕,根據他的經驗,網站一週之內平均會更新兩篇普通的古文章,一月之內或許才會出現一篇具有少量參考價值的古文章,一年的時間或許會發現一首令人振奮的古詩,而十年的等待,極有可能會出現一首千古流芳的絕品古詩。
六月一日,《春曉》面世!
六月二日,《調張籍》面世!
兩首千古流芳的絕品古詩在幾乎在同一時間面世,古詩文修複協會的會長葉文陶甚至在公開場合說過,六月是人類在古詩文修複史上最輝煌的階段。
甚至已經有人提議,將六月一日定為古詩文修複日,以紀念這個月的輝煌,雖然這兩首詩現在的價值尚未完全體現出來,但可以預見的是,一旦聯邦政府將這兩首詩編入教材,就是人類文化複興的一大步。
一系列的事情更是讓一些人確信,很快就會有第三首千古流芳的古詩出現,只不過更多的人對此嗤之以鼻,千古流芳的古詩哪會那麼容易出現,每一首古詩都是經過千百次的查證,才會最終確定,幾乎在每一首千古流芳的古詩背後,都站著一名博學多識的古詩文修複師,聯邦五百多年,即使是七級古詩文修複師,也只有盛京市古詩文修複協會才會存在,劉澤也是抱著這種想法的人,作為一名二級古詩文修複師,劉澤對古詩文的修複或許沒有一些天才精通,但是對於古詩文的發展,他卻自信比一些等級高的修複師更加了解。
人類文明數千年的發展,即使在五百年前的年代,一些絕佳的文章都是經過千錘百煉才能誕生,更遑論千古流芳的古詩,哪一首不是經歷了千百年的考驗,才能流傳下來。
五百年前尚不能完全將所有的古詩修複出來,五百年後,文化極度匱乏的年代,即使修複一首也是奪天之幸。
只是作為一名監管員,雖然對這種說法嗤之以鼻,但為了討好上司,劉澤表面上一副盡心盡力的模樣,希望能發現一首千古流芳的古詩。
不可能出現的,不可能出現的,劉澤的心裡已經將這句話重複了數十遍。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作者:蘇軾,號東坡居士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