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2章

【不知道你們那個世界,建設如此浩大的公路網,難道不勞民傷財嗎?】

勞民傷財打不至於,後世有這麼一句話:要致富,先修路。

大型基建專案雖然耗費巨資,卻在建設過程中為人們提供數量龐大的就業崗位。

葉之天以為司暃站在天窗上扛著相機在尋找高原之上偶爾出沒的藏鈴羊,車速並不快。

實際上司暃正將這奇跡一般的的工程完整向後唐人們展示,透過展現種花家公路網,同時說起當今世界格局。

“種花家建國七十多年,我們這個國家初初成立之時,世界這個地球村已經有太多國家。他們經歷過前兩次工業革命,國家工業水平遠超我國。”

“又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在我們對面的世界,有一個國家從二戰中獲取巨大財富,迅速崛起。如今也是最威脅種花的國家。”

“那些曾經走在我們前面的發達國家,都有過一段大力發展基建的歲月。我們把正在崛起,向著世界前列奮進的國家稱作發展中國家。種花家已經晚了他們數十年,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基建是崛起路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環。”

說到國家基礎建設,除了老百姓之間嘆為觀止的驚呼之外,後唐官員似乎也越來越多忍不住發言的人們。

他們的眼界明顯不同於最初湊熱鬧的百姓,他們看到司暃這幾日大西北之旅,有巍峨的高山,有浩瀚平原,有北風呼嘯著的荒原。

那裡漫山遍野佇立著高大的白色風車,司暃說那是種花家的發電設施。人們利用風能,透過內部電磁切割原理産生電能,提供給全國各地。

後世有太多他們從沒見過也沒有聽說過的能源,後人善於利用全國每一片土地,為人民提供各種生存所需能源。

司暃說像公路網這種大型基建,是發展中國家必經的路程。

這讓後唐官員有些想不明白,明明那些司暃所說那些公路,鐵路,跨江大橋,穿山隧道等大型基建專案,必然耗費巨資。

一個建國不到百年,還在發展中的國家,在國力不夠強大的時候,哪有能力去完成這些?

【這些專案,難道不是勞民傷財的嗎?又怎樣促進你們國家的發展呢?】

直播遍佈後唐全境之後,不少江南學子也開始介入直播,他們透過直播與北方學子交流,各有不同見解。

【隋煬帝開運河,溝通大江南北,雖勞民傷財,卻把江南江北連成一片。幾十年間便帶動揚州蘇杭等地繁榮起來。後世的公路建設,雖投資巨大,想必帶來的利益也同樣不容小覷。】

對於南方學子發言,沒等司暃解釋,便有北方學子出頭反駁:【司暃口中那個新成立的種花家不過堪堪七十餘年,這樣一個剛起步的國家,怎麼承擔這些巨資建設呢?】

【這些基建的背後,怕又是萬千百姓的冤魂累積而成!】

眼看彈幕內容越說越離譜,司暃看的滿腦袋問號:“誰告訴你們,種花家基建的背後,是萬千百姓冤魂的?”

明明她方才說過:“基建專案,也是國家向百姓提供無數個工作崗位。在這些專案還沒有投入使用之前,那些投身基建的工人們,並非國家徵調的勞力。”

司暃想了想有史以來,中華歷史上諸多傳名後世的奇跡建築,大多由當朝統治者發配奴隸,罪犯,以及窮苦百姓而建。

大概後唐各界,也是這麼看當代基建的。

司暃哭笑不得的解釋:“在我們這個時代,每個種花家兔子,都屬於國家公民。國家可以宣傳鼓勵人們去最艱苦的地方投身建設,卻沒有權利強迫公民。我們投身基建的工人,都是建設各方面的人才,領著豐厚的工錢工作。我們的國家是花費巨額財産,聘請工人投身建設,並非強迫工人哦。”

對於這種基建模式,後唐百姓表示簡直匪夷所思。這樣龐大的工程,將耗費多少人力?難道種花家都要支付工人工資嗎?

仗著直播發言沒人知道究竟是誰在說話,彈幕中一下子出現成片吐槽朝廷的言論。

【這要是朝廷建工,他們只會徵調勞力,哪裡會想著支付工錢嘛。】

【朝廷徵調百姓做工,到也是會提供吃住,發些許餉錢,可若是有的選擇,誰會願意為了那點酬勞去做工?】

【後世種花家發給工人的餉錢很多嗎?不然還不是強迫百姓上工,說的冠冕堂皇。】

“這麼跟大家說吧,司某作為一個中學教師,是種花家最普通最常見的職業,每個月工錢也只是一個基層普通工人的水平,將將夠維持司某簡單的生活水平。而那些奮鬥在基建前線的工人們,他們每月到手工錢,是司某數倍不止。”

司暃解釋道:“之前司某告訴過大家,這個世界有許多國家,他們害怕種花家再一次強大,諸多視線正盯著種花家的崛起,想盡一切辦法想要將我們扼殺在搖籃裡。”

“十餘年前,當我們才在世界嶄露頭角,國民經濟與世界掛鈎之時,在我們世界對面的美利國正面臨最大的金融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