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6章

將走貨郎丟出來的官兵或是也心有不忍,臨回前倒是緩和了語氣,勸說道:“陛下已經禁止民間使用鐘表,你還是慶幸今日兄弟們只是砸了你的貨將你丟出來吧。朝中不知多少大官都已經因為涉及這玩意兒的收藏買賣,被革職被打殺都不稀奇了!”

守城的漢子沒敢說出來的是,陛下越來越易怒,動輒大發雷霆,對官員百姓的處置也愈發狠絕,早已沒有了當初一派祥和,安生度日的樣子了。

......

秋收後是百姓最悠閑的日子,人們守著一年的收成,若無天災人禍,可保他們平安順遂的過個年。

安福趁著秋收之後家中賣糧後存有盈餘,爹孃心情好,討了些大錢。再加上這段時日製作鉛筆換來的零花,高高興興進城來換了不少白紙。

若是換做以前,那些白紙都是讀書的老爺們才能擁有的貴重物什,多虧了司暃姐姐交給大家更簡便的造紙術。

如今城中白紙價格一路走低,尤其是安福所買的糙紙,貴人們看不上,生産方便又量大,因此村裡大多數家庭都能買一些來用。

家裡人常說安福是少爺身子奴才的命,弱不禁風的瘦小身材,放在家徒四壁的鄉下,或許一次天災,一次動蕩,他便保不住這條小命。

可他活下來了,還長這麼大。

他人生中最幸運的是遇上司暃姐姐,從她的直播中,安福明白了自己一直以來的渴望,是讀書。

她告訴人們簡便的造紙術,告訴鄉親們如何製作簡單的鉛筆。

她將紙筆送到他們手中,其實是送給了他們一個機會。

安福不知從何時起,早已在心裡暗下決心。

他要透過司暃姐姐的直播,學習讀書認字,像他一樣,做個有學識,有本事的人,不再做家中的拖累。

在回家的路上,安福遇到了周商,那個被砸了貨架的走貨郎。

他連忙敢上前將人扶起來:“周大哥,你這是怎麼了?”

安福努力做鉛筆賣錢的時候,是周大哥上門來收貨。周商聽說安福想要攢錢買紙,跟著司暃學習讀書認字,偷偷瞞著他提高收貨價錢。

這還是後來安福同村裡其他小夥伴談起來的時候才知道,周商大哥一直在另出高價來收他的鉛筆。

當安福看到周大哥貨架散落一地,準備的幾只鐘表都被人砸爛,他氣的腦子都要炸了。

安福想要拉著周商去城門口理論,卻被周商攔下來。

追根究底,是當朝天子授意阻攔鐘表入市。

尤其是他們這些生活在皇城根下的老百姓,一舉一動都逃不過天子法眼。

安福終究是個孩子,他不明白,所以十分憤怒:“鐘表能有什麼危害呢?司暃姐姐教授人們那麼多實用的技術和工具,陛下為什麼總是禁止它們流通呢?”

“司暃姐姐交給大家的知識,明顯改變了大家的生活,這是好事啊,它們那些做大官的人,為什麼總是反對呢?”

周商只是個沒文化的走貨郎,有幾分經商的小聰明。

從司暃最初展現出後世便捷的生活方式,周商便開始著力於研究製作那些後世的生活用品,走街串巷的倒賣,攢下第一桶金。

從司暃傳授造紙術和鉛筆的時候,周商便有些猜想。

同安福所想一般,他們認為那個女子,接下來一定會想辦法給鄉下窮苦孩子們一個讀書的機會。

所以周商開始做鉛筆的生意,他就賭不久的將來,鉛筆將會迎來新的市場機遇。

生意做的多了,周商走過的地方也越來越多,見識隨著閱歷增多,他看問題的角度已經不像小安福那樣片面。

“事情沒有你想的那樣簡單,恰恰是司暃姑娘送給人們的禮物太好了,太有用了。”周商一邊收拾貨架一邊勸阻安福:“你也早點回家吧,今後有機會,你要記得好好讀書。”

“書讀得多了,明白事理,你就知道為什麼了。”

作者有話說:

嗷,提前打個預防針哈,後面如果涉及到唐朝貨幣體系。直播各領域專業問題,純屬作者想當然編撰,如有錯誤,是我積累不夠。接受科普,但可能不會頻繁回來改文。

因為我這裡總有些用詞造句比較敏感嗷,幾乎章章網申,大半待高審,我生怕一改文就給我鎖了orz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