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主要人物卻不得不在劇情的綁架下,繼續去完成他們早已定下的命運。
後唐世界如今在司暃和狗子眼裡,已經成為天下熙攘,眾生平等的完整的世界。
韓平康的意外死亡於個人而言,是老尚書的痛,是男主的怒,是他命運的慘淡。
於那個世界而言,不過是某個命運悽慘一些的個體罷了,在歷史長河面前,都不過浪花一朵。
司暃原本不打算繼續關注這件事,老尚書怎樣不忿,都是那個世界自己的事。她曾經把自己當做外人,冷眼看韓宿無所謂多少紅顏知己,如今依然無所謂這些人的生死悲歡。
但易澗錢鍥而不捨,有件事卻是引起了司暃的注意。
老尚書不願面對孫兒早上還去弘文館做太子伴讀,晚上回來已經了無生機。
太子噤聲失蹤,皇帝擺明瞭要偏袒太子,皇家的公道不好討,老尚書痛失愛孫,又上訴無門。
可憐外孫父親才被天子放還,垂髫之齡失去父母庇護,寄居外祖府上,皇帝擺明瞭不想給這老頭子公道,任由康兒枉死。
老尚書怒急攻心,從此捨得半生功名,集結門人學生死守太極宮,也要向天子討說法。
宮裡似乎並未因此迫於文人言論壓力而妥協,反而將韓平康的死看做他們與直播系統矛盾的導火索,越來越無法容忍直播在後唐大行其是。
易澗錢火急火燎的還是因為得到訊息,皇帝似乎鐵了心不給老尚書一個說法,甚至要有動作開始針對後唐百姓的直播。
這麼看來,韓平康那孩子的死,還與直播有關?
直播的普及,雖說很大程度上加快了後唐資訊流通速度,但多少有點想跟朝廷暫且相安無事的意思,司暃並未在大明宮繼續安插直播點。
因此皇宮的秘密,若不是系統透露,她也並不能事事知曉。
太極宮外松正霽帶領門下清流黨派已經在殿門外跪了一整天。
料峭春寒,去冬的冷意尚未消退,但這群清流黨派官員反而同仇敵愾,不忿於天子明顯的包庇行為,堅守太極宮外向歲安帝討厭說法。
太極宮內,太子李慳筆直的跪在歲安帝面前。
他承認自己嫉妒,他看不慣韓平康那小子在弘文館處處出風頭,小小年紀便嶄露鋒芒。那群翰林院老編修們天天對韓平康贊不絕口,誇他不愧是六元及第的狀元之子,其才思敏捷,見解獨到,一個小小伴讀半點不知在太子面前斂其鋒芒。
但太子終歸大韓平康幾歲,嫉妒歸嫉妒,卻不至於跟這小孩一般見識。
然而主子心裡不爽了,總會有狗腿要替主子出氣。
太子手下的狗腿子沒少找韓平康的麻煩,然而那小子年歲不大,脾氣卻倔得很。他從不低頭服軟,也從不向家中告狀。
太子音色晦澀,語氣中說是不服,不如說是挑起歲安帝心中不甘。
“那小子在弘文館日日宣揚直播官網的好處,館中師生上博網瞭解後世所謂科學知識已蔚然成風,如此局面若不加以阻攔,早晚會是我李唐朝廷無法控制的禍端!”
“兒臣沒有教人取他性命,不過是下人替兒臣不服,下手時沒了輕重,失了手。”太子跪的脊背硬朗,他不屑給自己推脫這個責任,能做上太子之位,註定不會是什麼豬腦子。
直播系統是皇帝的心頭大患,太子想要藉此將皇帝心中的憤怒挑出來,將失手害了韓平康性命之事抬到國之根本的高度。
他們共同針對直播系統,反而將皇帝與他這個太子死死綁在破壞系統直播的戰車上,他這個太子從今往後依然是他,也只能是他。
作者有話說:
很快樂還有小寶貝在等我,為了表示斷更的歉意,本週每日留評的小夥伴,全員都發紅包,直到下週結束吧。